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特派福州记者詹文)昨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听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3.12万件,办结95.15万件。2019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9.37万件,其中,审查逮捕各类案件30789件44174万人,审查起诉各类案件54327万件74907万人。
省法院:庭审直播8.8万场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数字】
●民生保障优先:一审审结涉及家事、医疗、教育、劳动等民事案件28.76万件
●加强司法救助: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904.7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6141.81万元
●深化阳光司法:及时推送案件审判执行流程信息179.14万条,裁判文书上网70.73万篇,庭审直播8.8万场
过去一年,全省法院积极履职作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其中,有许多厦门的工作亮点写入报告。厦门法院在全国首创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实行风险联防、多元解纷、一站处理,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肯定。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厦工机械股份重整案,近40亿元债权获得清偿。厦门海事法院审结首例海事行政垄断案件,有力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福州知识产权法庭构建互联网诉讼平台,厦门知识产权法庭挂牌成立并创新跨域协同司法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福建优选地”。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厦门海事法院依法妥处一批海洋生态案件,170公顷红树林保护区退出养殖、还原湿地。
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坚持民生保障优先,一审审结涉及家事、医疗、教育、劳动等民事案件28.76万件。加强司法救助,为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904.75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6141.81万元,让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
打造办案智能化平台,推进诉讼档案跨域查询。过去一年,全省法院深化阳光司法,及时推送案件审判执行流程信息179.14万条,裁判文书上网70.73万篇,庭审直播8.8万场,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思明法院举办了全国法院首场5G+VR庭审全媒体直播。
今年,全省法院将找准司法服务保障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切入点,着力营造和维护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民生领域司法保障,强化公正规范、善意文明执行,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省检察院:生态司法保护从陆地向江河湖海延伸
【数字】
●生态司法保护: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813人,起诉1796人。提出检察建议143件,监督行政机关履职95件次
●严惩严重暴力犯罪:批捕1588人,起诉1740人
●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批捕6864人,起诉8787人
●参与反腐败斗争: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393件475人,决定逮捕224人,起诉400人
过去一年,全省检察机关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法治环境,努力保障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放手发展,依法严惩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比如,厦门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一起以“金融创新”为幌子,自行开发软件提供互联网虚假交易服务案件,案值达千亿元。
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去年,全省检察机关批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813人,起诉1796人。主动将生态司法保护从陆地向江河湖海延伸,沿海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开展“守护海洋”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提出检察建议143件,监督行政机关履职95件次。
严惩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批捕1588人,起诉1740人;持续打击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批捕6864人,起诉8787人。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共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393件475人,决定逮捕224人,起诉400人。
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对涉嫌轻微犯罪并有悔罪表现的未成年人,不批捕390人、不起诉368人;应当依法惩戒的,批捕1110人、起诉1790人。严厉打击性侵、拐卖、校园欺凌等伤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1726人、起诉2226人。
2020年,全省检察机关将围绕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落实检察环节服务保障措施。严惩极端暴力犯罪,突出惩治多发性侵财犯罪和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黄赌毒等犯罪。持续做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等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林,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