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全员化身“网格员”“销售员”“企业专管员”,不分昼夜为企业答疑解惑、排忧解困,助力企业恢复稳定生产经营;组建重点工程突击队,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全方位保障;引导帮助文旅企业开展自救,协调尽快兑现政策,提前谋划疫情过后文旅市场回暖推介;集中消杀不留死角,严格落实市容环境防疫工作,为生产生活筑起“健康防线”……全员战“疫”,全力以“复”。今天的报道让我们继续走进思明区的两个街道和两个部门,感受有序有力有效推进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的思明速度。

筼筜街道工作人员到辖内企业了解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筼筜街道供图)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林雯)在市重点项目九牧创新中心的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展开建设;在闽南大厦、源昌商务中心,企业员工各司其职有序复工……春天里的筼筜街道,一栋栋企业办公楼里、一处处项目建设的施工现场、一个个商圈社区内外,一幕幕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振奋。
真心实意做好“三服务”,让企业复工复产加速跑。筼筜街道主动担当,创新助企服务方式,街道社区“一盘棋”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工作机制。全员化身“网格员”“销售员”“企业专管员”,不分昼夜为企业答疑解惑、排忧解困,为思明企业恢复稳定生产经营铺路搭桥。
落实落细
着眼企业最发愁的问题
“确实没时间,又忙到刚刚才吃饭。”23日晚8时52分,筼筜街道财经办副主任叶瑞祺给记者发来一条微信,诚恳地解释为什么一直无法接受采访。这几日,数不清的企业电话打进他的手机和办公室座机,不分昼夜为企业解决各种防疫和复工复产难题成为他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
不仅是叶瑞祺,连日来,筼筜街道全员都化身企业服务专员,奔波在助推辖区企业复工复产的第一线。20余名“网格员”分成10个小组密集走访32栋企业集中的办公楼宇,街道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听取企业反映的困难和意见,面对面指导办公楼宇和企业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仔细听取并搜集企业复工复产的迫切需求,为企业解决眼下最发愁的问题;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期间防疫物资不足的问题,街道“销售员”接急单、跑急件,与区商务局建立紧密联系,迅速反馈协调,在最短时间内为企业配售生产经营所急需的口罩等防护用品;23名“企业专管员”设立覆盖辖内1200家重点企业的微信群,第一时间推送措施政策,并通过网格化信息平台给辖内6000多家企业群发短信问卷,回收意见反馈,架起便利高效的政企沟通桥梁。
创新形式
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
大年初四,筼筜街道辖内企业——厦门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市的84家门店全部恢复正常经营,企业销售迎来“开门红”。
“当时能正常经营的食品企业较少,我们做了万全的准备来迎接市民的大量采购需求,销售额比春节前还高。”元初食品相关负责人史女士说,除了要稳住供应链环节,食品销售门店的防疫压力也很大,无论是室内外消杀、食品安全、人员安置还是员工防护都需要大量资源。就在商店红火经营的同时,口罩储备很快告急,“街道第一时间帮我们与区商务局对接,保证了我们的口罩需求。”
不仅如此,在筼筜街道的牵线搭桥下,在此期间,元初食品旗下的桂林鲜米粉、贺豪汤等取消堂食的餐饮品牌也暂时将重心转向第二市场,向辖内有用餐需求的企业供应外卖餐食,“有一些不明白的政策,在街道的群里都能马上问到。”
打赢复工复产攻坚战,时间不等人,为了提高对企服务效率,筼筜街道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式。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街道一方面通过打电话、发微信、线上小程序等“不见面”方式宣传并解读政策,同时搜集企业需求信息;一方面登门拜访,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能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尽快想办法解决。
企业想到的,我们先替你想;企业没想到的,我们替你想——在走访元初、七匹狼、九牧等辖内重点企业时,考虑到大型企业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筼筜街道还专门联系一位律师共同前往,就企业因受疫情影响而遇到的劳资关系、订单延迟等问题进行法律层面的专业解答,并接受企业就中央、省、市、区的各类政策进行提问,为企业尽早恢复常态化经营指路。
责任编辑: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