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本网记者 张静莹)当公务员,下海经商,再到重拾并深耕金缮技艺、成为厦门市级非遗项目——金缮传承人,吴艺明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对金缮技艺的由衷热爱却始终未变。
金缮,一般指用大漆和金箔修补破损的瓷器的技艺,使其绽放新魅力。出身金缮世家的他,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把金缮当成信仰,用心打磨技艺,练就一手好功夫。现在他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学生,让金缮这门古老技艺在年轻人中掀起新风潮。
吴艺明,厦门翔安人,60 后,从小看祖父和父辈修补瓷器、制作漆艺,耳濡目染中,也对此产生兴趣,并跟随父亲认真学习。 1981年,吴艺明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室内装饰专业。此外,他也会去漆器专业蹭课,丰富了美学视野。
从调漆、打磨、上漆、荫干、再打磨,一件金缮作品制作周期,在吴艺明看来,至少要两个月。“因为追求漆的自然风干和较好的成型效果,完成时间难免会变长,但从最后的成品来看,等待是值得的。”他说。
金缮不止是颜色美,它的美是多元的。有次,吴艺明刻意不把漆涂满,风干后,不规则的形状也别具现代美感,现代艺术和古老瓷器交织,呈现年代艺术融合的巧妙。
近年来,金缮技艺越来越为人熟知和喜欢。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艺术家到学生、村民,都有金缮作品的“忠实粉丝”。现在,吴艺明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开授金缮课程,受到学生的追捧,每年平均有几十名学生,在吴艺明的带领和指导下,爱上了金缮并初步掌握了金缮技法。学生学成后,也会制作一些作品,通过网络分享或者展览的方式,将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一门古老又精湛的技艺。此外,他也经常和砖雕、壁画等领域艺术家交流,并从中汲取灵感,丰富了金缮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魅力。
更多吴艺明与金缮的故事,将在 9月24日《厦门人的一天》直播揭晓,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