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我国的改革自乡村发轫,开启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序幕。
今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改革的春风再度激荡在广袤的城乡之间。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城乡融合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因此,“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所牵引的其他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
以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来统揽农村改革,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那么,这个改革的大幕中,城与乡如何“融”?双向奔赴的路上,又是如何从“共融”走向“共荣”?
(一)
城与乡,曾经很远。
推进城乡融合,短板在乡村。乡村改革,难在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
一是“输血”与“造血”。
1988年刚到任宁德,两个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就进入习近平同志的视野——长期住在山上茅草屋和土坯房的畲族群众,以及“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的连家船民。
自然环境恶劣,“输血式”扶贫对这两个群体的收效甚微。如何破题?习近平一头扎进基层,上山下海仔细考察,到基层一线寻找答案。
在他的推动下,宁德贫困地区实行易地扶贫搬迁的“造福工程”,进行“茅草房改造”,让“连家船民”上岸定居。
连家船民上岸后,习近平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把房屋盖起就算完事,更要让他们有生活、有出路,能挣着钱,不能人上了岸,心还留在船上。”多地开展“造血式”帮扶,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海洋捕捞、商贸服务等多种产业,有效拓宽上岸船民务工渠道。
在“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福安市下岐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上岸前的不足千元,增长到现在的27600元,村集体收益达到63万元,上岸船民终于实现了住下来、富起来。
二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
扶贫开发和保护环境是否矛盾?关于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留下许多“金句”。
在考察福鼎时,习近平说:“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
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当了解到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百万亩时,习近平表态:“省里将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长汀倾斜,就是倾斜到腰都弯了,也要继续倾斜。”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再次提及长汀:“我给大家讲,给生态投了钱,看似不像开发建设一样养鸡生蛋,但这件事必须抓。抓到最后却是养了金鸡、生了金蛋。”
在他眼里,绿色发展和扶贫开发不是“冰炭同炉”、水火不容的,相反,它们可以互相融合成为“绿色扶贫”“生态脱贫”的新路,从而增强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
三是全局与个体。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福建以奔小康为主线,统揽整个农业农村工作。
习近平认为,农村小康建设,不能落下一个人。小康指标体系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兼顾个体,不能让掩盖在平均数下的少数贫困个体在奔小康路上掉队。
立足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在国家的基本标准基础上,习近平对小康指标体系一项项分析,一项项论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对某些指标作出必要调整。
最终,福建确定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小康指标体系,并提前三年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任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踏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大道,“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始终关心关注农村工作。从摆脱贫困到山海协作,从“造福工程”到“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份“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情怀让八闽儿女感念至今。
(二)
城乡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关系。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有机整体。脱贫,而不止于脱贫,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思考与改革一直在深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强调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反映出我国城乡关系已由二元分割逐步走向城乡融合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下,我国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这些成长的烦恼,不是简单的发展问题,而是机制和体制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要求“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这,就是用经济体制改革来牵引其他领域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
立足新时代,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乡村谈乡村,必须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不能用传统的、线性的解题思路,而需要全面的、系统的改革思维。
回顾福建的改革发展历程,通过内源扶贫、绿色发展、精准帮扶,福建乡村历经多领域、多轮次改革,因地制宜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发展接二连三的蜕变,让短板不断变长,为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明确提出“四个更大”重要要求,为福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时隔3年,总书记再次来到福建,看闽山闽水物华新,并再次强调,要扭住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把全面落实“四个更大”重要要求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近年来,我省坚持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细规划。如果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盘棋,科学规划无疑是“先手棋”。目前,省市县三级已完成乡村振兴5年规划编制,全省1.4万多个建制村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稳定改善、收缩待定、搬迁撤并、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海岛发展、侨台赓续等9种类型,每一个村庄都能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
硬联通。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彼此互相成就、共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打通阻碍城乡要素自由流通的堵点、痛点。福建高质量发展“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建设73个县(市、区)城乡供水,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县、乡、村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实现所有乡镇5G网络覆盖和所有建制村光纤、4G通达。
(三)
城乡融合,重点在县域。
位于“城尾乡头”的县城一头连着城、一头带着乡,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单元,也是以城带乡的第一线。
2022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
福建由此出台了以县域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重点县城、经济强镇、和美乡村脱颖而出;到2035年,县域在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具有福建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更加成熟稳定,共同富裕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全省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要用经济体制改革来牵引。
过去,摆脱贫困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如今推进城乡融合,“造血”要立足于培育农业新兴产业,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引领,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县城及城镇是我国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推进农村要素向城镇集聚,做大做强小城市周边整体发展能力。
福建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从10年前的60.8%提升到2023年的71.04%,高于全国水平。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如何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高质量城乡融合发展,是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毫无疑问,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除了各类要素的“融”,更重要的是人的融入。让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如何让农业转移人口“留得住”“融得进”,福建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全省落实了农民工稳岗就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补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供给机制,还率先启动全域范围内户口迁移“跨省通办”。
安顿好农业转移人口,使其尽快融入城市,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道必答题。8月,省政府召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座谈会,邀请12名基层劳动者代表参加,围绕工作生活、子女就学、看病就医、住房养老等方面提出建议。9月,省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举行,围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题,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直部门共同“破题”,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凝聚合力。
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福建探索符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路径,让各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一幅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画卷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