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接线室。
厦门网讯 据东南网报道(记者 卢金福)“做了大量习题,感觉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掌握,晚上睡不好。”“我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成绩还是不理想。”“孩子最近学习静不下心,老是想玩手机。”……随着高考日益临近,考生们面临的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在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接线室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不少考生来电咨询心理问题。
为帮助考生缓解心理压力、调适备考状态,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聚焦考生及家庭需求,多措并举开展考前心理关怀服务,为莘莘学子构筑起心灵“防护网”。
据了解,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为广大青少年、家长、教师群体,提供心理、法律、社工等服务。在中高考前夕,更是将为考生减压作为重点工作,目前,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已开通中高考专线,为高考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缓解考生心理压力,进行情绪宣泄,2025年已为438名考生及家长提供考前心理咨询服务。
为中高考学生开展减压讲座。
除开通专线外,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还在线下为中高考学生开展减压讲座、团辅等活动,通过情景互动小游戏、邀请专家面对面交流解答,引导学生合理看待高考,学习减压放松的技巧。
据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团队分析,当前考生咨询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考试焦虑:考生在面对考试压力时,会因为过度担心害怕,而产生失眠、食欲下降、过度熬夜、易怒、情绪崩溃等问题。
二是考前动力缺失:由于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加上成绩无法提升、题目难度大等原因,考生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出现故意拖延、沉迷短期娱乐(如刷手机)、减少社交等行为。这些回避行为暂时缓解了焦虑,但长期会导致目标感丧失,形成“越焦虑越回避→越回避越自责”的恶性循环,从而产生无望感,觉得“摆烂”就好,丧失动力。
三是亲子关系:家长因过度担忧表现出侵入性行为,如频繁检查学习状态,情绪化语言,考生因无法应对家长的压力而回避交流,家长因焦虑强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亲子关系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12355心理咨询师团队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对考生而言,要学习放松,每天花15分钟时间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或正念呼吸,降低生理焦虑反应;接纳考试焦虑,考前需要训练自己的答题模式,用一个固定的做题模式和套路去应对考试。平时练习怎么做,考试的时候也怎么做,不要去更换固有的套路。此外,通过“摸鱼”学习法,抱着能摸一条就是一条心态去捞鱼,不论知识点大小,尽可能地去做去理解,不去想一定要达到某个成绩,而只是关注做这件事的过程。
对家长而言,需警惕将自身焦虑传递给孩子,区分“家长目标”和“孩子目标”,减少与他人的盲目比较。营造安全的情感氛围,保持原有的家庭日常活动和互动(如周末散步、看电影),传递“生活不只有高考”的信息。同时,家长需要学会积极倾听孩子,当孩子疲惫时,一句“我在你身边”的倾听与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支持。
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关注考生们的心理状态,持续开展相关活动,为考生们顺利迎接中高考保驾护航,助力他们在中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文图片均由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提供)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