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6日电 题:“新动力”助推“运河之都”跨越赶超
新华社记者陆华东、张泉
58台机器人,管理2000多台拉丝机器。拉钢丝、压线、缠线……一组行云流水的操作仅耗时28秒。走进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一厂湿拉车间,智能化的钢帘线生产场景,令人对传统产业创新提质的潜力充满想象。
钢帘线是轮胎的主要骨架材料。传统钢帘线企业能耗高、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一直是行业转型的痛点。
“为改变现状,通过创新突破、数智赋能,公司满产后,亩均产能较传统钢帘线企业将提高40%以上。”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总经理盛荣生介绍,未来,整个厂区将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还将建设装机容量100兆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预计年均发电超1亿千瓦时,将大幅降低传统能源消耗。
据介绍,总投资超200亿元的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2021年落户淮安,完全建成后,可年产130万吨钢帘线和30万吨胎圈丝产品,将助力淮安成为全球重要的钢帘线生产基地。
享有“运河之都”美誉的淮安,以往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当地着力打造物流成本低、要素成本低、服务环境优、办事效率高的营商环境,中天钢铁、捷泰科技等公司的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淮安制造业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捷泰科技淮安基地生产的N型太阳能电池,能以26.3%的转换效率把太阳光“变”成电。“转换效率提升0.1%就能带来巨大市场优势,还可以帮助客户节能增效,而国内同类产品转换效率鲜有超过26%。”捷泰科技淮安基地总经理周福深说,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多年来的研发积累。
在公司展馆内,记者看到,一张张专利证书颇为亮眼。讲解人员告诉记者,深耕电池片领域十余年,捷泰科技已积累了独特的专利优势。2023年建成投产的淮安基地,也已申请100余项技术专利,并交上了一份“当年投产当年开票超50亿元”的优秀答卷。
高效的营商环境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台华新材料、捷泰科技、天合光能等公司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由70天缩短至51天,再到32天。去年,天合光能四期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27天。
“淮安项目创造了业内新纪录,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吴群介绍,项目快速建设离不开当地服务的不断“加速”,从地块交付,到水电气建设、人才引进,各级政府总能想在前面,安排专职帮办人员跟进。在优质营商环境持续吸引下,天合光能自2022年9月开始在淮安布局光伏制造基地后,不到一年半时间里,三次增加投资。
如今的淮安,新项目接踵落地,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工业发展的“牌”越打越顺、越打越强:2023年,全市GDP成功迈上5000亿元新台阶。今年一季度,淮安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个指标增速位居江苏第一。
“工业没有突破,谈发展就是空话;项目没有突破,谈贡献就是虚招;科技创新没有突破,谈未来就是空想。”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拿出“比与学”的勇气、“追与赶”的志气,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奋力开创淮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