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松劲 不停步 再出发——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2025-05-06 10:36 来源:厦门网

  一个走过百余年历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何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一个拥有9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如何凝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在决胜“十四五”的重要节点上,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当其时,意义重大。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思想武器,更是解码中国之治的关键密钥。

  徙木立信: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这份看似简短的文件,却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起点。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直指当时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以“徙木立信”的政治智慧,向全党全社会释放出“动真格、出实招”的强烈信号。

  十年磨一剑,出鞘必锋芒。从“轻车简从下基层”到“精简文件开短会”,从“严禁公款吃喝”到“规范公务接待”,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带动各级党组织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整治痼疾、扫除积弊的战役成绩斐然,曾经困扰群众的“车轮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等顽疾得到有效遏制,依附于公共财政的不当利益藩篱被破除,寄生在奢华浪费中的虚假经济泡沫被戳破,党风政风在刀刃向内的改革中焕然一新。

  破立并举:以好作风涵养好生态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时我们党清醒认识到,个别党员干部在作风上放松了要求、出现了问题。有的党员干部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有的对群众诉求置若罔闻,对困难挑战避而远之。政绩观偏差、党性原则淡化,作风问题自然接踵而至,将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要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进而纠偏止错、正风肃纪。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命力,在于既注重“破”的力度,更强调“立”的深度,一系列组合拳打出了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通过持续纠治“四风”,不仅刹住了歪风邪气,更推动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化风成俗:以长效机制保障行稳致远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而是铁规矩、硬杠杠,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查处“四风”问题同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建立健全分地区分领域常态化查摆整改机制,全面检视、找准问题、靶向纠治,及时堵塞漏洞,形成长效保障。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正本清源,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闭环。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和韧劲,驰而不息地坚持下去。“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当“八项规定”成为社会新风尚,当“廉洁奉公”成为价值公约数,清风正气带来价值观向善向上,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渐善渐淳。

  伟大实践孕育时代新风,时代新风促进伟大事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只要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亮丽名片,必将以过硬作风书写新的时代华章,以党的好风气好形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胡羽欣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叶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