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直播带货套上“紧箍咒”
2025-06-17 09:21 来源:厦门网

  ●黄鑫

  “国家队”出手,直播带货行业将被套上“紧箍咒”,在直播间买到劣质商品不用再担心维权难。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直播电商快速发展,给消费者购物带来便利。然而,行业快速扩张滋生了不少乱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数据显示,近五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投诉举报量增幅高达47.1倍。三只羊、东北雨姐等网红“翻车”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在不少人眼里,直播间似乎成了劣质商品的集散地。

  虚假宣传、货不对板是直播带货负面新闻的重灾区。许多主播在直播间眉飞色舞,把商品效果吹嘘得神乎其神,让消费者很容易冲动消费,收到商品后才大呼上当。对此,征求意见稿对带货主播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包括“真实、准确、全面地发布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发布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欺骗、误导消费者”等。这些规定禁止主播信口开河,禁用各种带有欺骗性和误导性的话术,有助于让消费者了解到真实的商品信息,理性购物。

  针对AI技术在直播间的应用,征求意见稿同样提出具体要求,规定使用AI生成人物图像或视频的直播间须强制标注“虚拟”标识,防止消费者误认虚构形象为真人代言。此举可有效打击“假专家”、“假人设”等虚假营销行为,也避免虚拟主播成为监管盲区。

  办法真正落地实施后,将带来更规范、更严格的监管,让直播电商告别野蛮生长,步入良性发展的“下半场”。从平台到商家再到主播,只有严守法律底线,坚持诚信经营,才能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叶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