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游人在壶口瀑布景区拍照(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位于秦晋大峡谷的黄河壶口瀑布,冬日水量较夏日虽然有所减少,但惊天动地的涛声依旧,周围石壁上的冰挂与河中的浪涛构成一幅独特的北国风光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责任编辑:张林,赖旭华
12月14日,游人在壶口瀑布景区拍照(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位于秦晋大峡谷的黄河壶口瀑布,冬日水量较夏日虽然有所减少,但惊天动地的涛声依旧,周围石壁上的冰挂与河中的浪涛构成一幅独特的北国风光图,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责任编辑:张林,赖旭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详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详细]
10月16日出版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详细]
位于河南的八朝古都开封,千百年来因黄河溃决而数次被淹。今日的黄河河床,高出开封地面十余米,是名副其实的“悬河”。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开封铁塔,塔高55.88米。900余年来,铁塔见证了黄河一步步抬升,两岸堤坝一层层加高的历程。[详细]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尤为重视黄河流域的治理和发展。习近平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在沿黄九省区都留下了考察调研的足迹。以最近一次考察为例,河南是地上“悬河”最突出、历史上决口最多的河段,习近平在这里参观黄河博物馆,视察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均蕴含深意。[详细]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于日理万机之中起身,来到他日夜牵挂的黄河边。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专程离京视察。从济南泺口大坝到徐州黄河故道,从兰考东坝头到开封柳园口,从郑州邙山之顶到新乡引黄渠畔,他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面对这条母亲河,他心潮澎湃,也忧思难抚,千叮咛万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详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有一首咏唱黄河的音乐作品,唱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赞歌,那就是《黄河大合唱》。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详细]
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中华民族怀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她像温柔慈爱的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又像恣肆的怪兽,曾经带来苦痛的灾难。[详细]
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