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监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监督巡查,督促餐饮经营者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本组图/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国华(中)在农贸市场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督导。

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调配,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李加明(右)和7名党员干部进驻同安一线抗击疫情。

市场监管部门对农贸市场实行驻场监管,指导督促经营者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等防控措施。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穿梭于辖区农贸市场、餐饮服务单位、药店、超市等重点场所,组织网格排查全力维护市场秩序;奔波于全市各疫情防控定点酒店和集中用餐配送单位,落实食品加工制作、餐具洗消、食品留样等环节管控,守护重点人群舌尖上的安全……此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监管主力军作用,围绕聚焦疫情防控中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全局动员、全勤上岗,发扬连续奋战精神,用心、用情、用智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服务和保障我市疫情防控大局,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党建靠前引领
党员冲锋在前坚守一线
10月9日下午1:43,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李加明在微信上发布的一条动态信息,瞬时“引爆”了他的朋友圈——“结束抗疫,安全到家!”过去10多天来,与同事们一起下沉同安“疫”线,驻守村居网格开展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他,这时才刚刚回到岛内的家中。
前段时间,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指挥部组织领导。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许国华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扎实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督导,先后5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每天到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当场纠正。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干部职工分成多个小组,组成下沉同安村(居)、精准“双报到”、社区“近邻”服务、基层市场监管、青年党员团员等10支分队,主动对接社区,下沉防控一线,协助开展测温、扫码、公告张贴等志愿服务工作,督促市场经营主体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市场监管全系统党员干部按照局党组的统一部署,闻令而动,积极响应。立即启动市局、区局、基层所三级联动机制,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市局机关一半人员下沉抗疫一线,加强基层所防控力量。9月16日晚上11点,市市场监管局收到市委组织部抽调干部支援同安的通知。局党组第一时间研究部署,第一时间倡议号召,百余名党员主动报名,随时候命。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调配,8名党员干部进驻同安一线抗击疫情。同安区市场监管局广大干部职工更是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勇气和决心,始终冲锋在前,干在一线,全体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坚守“主阵地”,敢打“攻坚仗”,全力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筑牢安全防线
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疫情就是动员令,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农贸市场、零售药店、商场超市、宾馆酒店、饭馆餐厅等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督促农贸市场落实防控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108个农贸市场实行驻场监管,指导督促开办单位合理设置进出口通道,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禁宠物、保持合理间距”等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卫生保洁和消杀制度,禁止销售活禽和野生动物。加强入场人员流量把控,确保在同一时段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2386人次,检查农贸市场3669个次,食用农产品经营者62725户次。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引导。市场监管部门以组织宣传动员、发放宣传手册、签订承诺书、行政约谈等形式督促市场经营者自查自纠,并利用广播循环播放宣传音频,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市民群众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为落实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的通告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协助文旅部门,各区所以网格为单位,组织执法人员分片包干,采取“白加黑”错峰检查方式,深入辖区棋牌室、影剧院、网吧、歌厅、酒吧、健身场所、培训机构等有关室内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排查和突击检查;联合公安、城市执法等部门开展“扫街”巡查,在公共场所张贴告知书,提醒经营主体落实防控责任,引导餐饮单位落实取消堂食要求。截至目前,共巡查公共场所4545家,暂停运营4096家,现场要求449家商户暂停营业。
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严守民生安全防线,全力保供稳价,制定发布《闽夏农产品批发市场生活物资保障车辆绿色通行证明申领规程》,规范车辆通行证申领程序,强化民生物资通行保障;通过电子邮箱“不见面审批”形式,24小时轮班快速办理预包装食品配送、集体用餐配送和中央厨房配送、药品和医疗器械类通行证,累计发放各类通行证3215份,全力保障辖区物资供应。
频亮执法利剑
严厉打击不法行为
安全、放心是市民最基本的诉求,也是市场监管最基本的工作底线。疫情防控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防疫物资和粮油、肉禽、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与市发改委建立粮油副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数据共享渠道,及时获取农贸市场、外送平台、商超等商品供应与价格动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同时,加大对主要经营主体的监督检查,及时核查投诉举报线索,严厉查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据统计,9月10日至10月7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受理涉疫投诉举报962件,已办结73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86万元。
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强化监管,围绕食品、药品、口罩、蔬菜、粮油等重点民生物资,紧盯农贸市场、餐饮店、商场、超市、药店等重点防控场所,对严重扰乱防疫秩序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严从快查处。截至目前,已查办涉疫违法案件146件,并通过媒体集中公布了20起涉疫典型案例。
【链接】
市场监管
关键举措
1集中监管仓防控闭环管理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落实湖里万翔、海沧万纬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闭环管理制度。做好仓内工作人员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排查工作。对我市四家第三方专业冻库进行全覆盖检查,同时摸排冻库的核酸检测人员名单,督促不同风险等级人员的核酸检测落实到位。加强辖区大型商超、酒店等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检查力度。本轮疫情以来,累计对辖区1302家进口冷链食品经营企业、989个次冷库开展“入厦通行码”追溯检查,对1家未执行“入厦通行码”政策的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2餐饮服务单位“禁堂食”
为贯彻厦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11号通告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餐安全,减少感染风险,市场监管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监督巡查,督促餐饮经营者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特别是对“禁止堂食”规定落实情况开展重点排查。截至目前,现场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02316家次,劝导暂停提供堂食2031家,劝停各类聚餐活动共计4372人。
10月6日开始,厦门有序开放符合条件的餐饮场所堂食。为保障堂食有序安全恢复,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对大中型餐饮店和人流量大的商圈开展重点巡查,指导餐饮从业者复工复产。
3定点酒店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时间摸清我市137家疫情防控定点酒店及48家集中用餐配送单位的供餐人数、后厨管理、防疫措施等相关情况,并根据酒店现有软硬件条件,全面评估供餐能力。对具备供餐能力的,督促酒店按规范要求加工供餐;对不具备供餐能力的,督促酒店停止自行加工供餐,转为采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供餐等其他安全供餐方式。
督促酒店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针对线上线下检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督促隔离酒店及定点配送单位立即整改,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截至目前,检查集中隔离点1375家次,发现问题399个,对发现问题现场责令整改。
4发热药品购药信息登记
市场监管部门督促全市零售药店落实发热止咳类药品购买人员实名登记报告制度,按要求将信息实时报送卫健部门,充分发挥其“哨点”监测作用。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要求零售药店临时停售发热、止咳及“两抗”四类药品。截至目前,检查零售药店7079家次,登记上报购买治疗发热止咳类药品人员信息118876例,停售执行情况良好。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