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水杯、镜子变“藏手机神器”
在线上售卖平台检索发现,确实有一些商家会销售用于藏手机的充电宝、水杯、镜子等。
一家售卖藏手机“充电宝”的商家在宣传页面中注明,其商品的主要功能就是“混淆检查”。店铺展示的“充电宝”从外观上看和常见的充电宝极为相似,有两处USB接口,还有一个显示电子数字的电子屏。但其内部构造除了顶端有一小块电路板,其余区域全部是空的。
商家表示,“充电宝”中空部分长约16厘米,宽约8厘米,可以容纳市面上大部分尺寸的手机。购买者多为中学生、大学生,除了混淆校方检查,有的学生可能将这类手机用于考试作弊。
另一名商家表示,他卖的“充电宝”可以帮助学生应付学校和宿舍的检查。并解释说,“充电宝”上的电子屏看上去显示的是剩余电量的百分比,但实际上只有25、50、75等几个数字。
一家销售“藏东西带暗格”水杯的网店宣传页显示,此类水杯价格在30元~50元,价格贵的除了可以藏东西,还具有一定的“防金属探测器”功能。
网店页面显示,近期商家已销售了上千个用于“藏手机”的水杯。
另一家网店还销售一种可以藏手机的镜子,商家宣称使用这款镜子藏手机可以“100%安全入校”。
教师称有学生使用被发现
北京一所高中的教师表示,此前学校确实有发现学生在宿舍使用此类“藏手机神器”。“那名学生使用的就是一种伪装的‘充电宝’,但这种充电宝看上去就很奇怪,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到内部有东西在晃动,开始宿舍管理人员以为这个‘充电宝’质量很差,担心有消防隐患要没收,后来学生承认‘充电宝’里藏了一台手机。”
“实际上,这类伪装的‘藏手机神器’往往质量较差,伪装也不彻底,很容易被老师发现异常,并不是所谓的‘神器’。”该老师说。
在前述商家的评论区内,就有买家表示,他使用藏手机的“充电宝”没几天,就被老师发现了,还因此受到了校方的处罚。
此前,教育部曾印发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当时各大购物平台就曾出现过保温杯、仿真书等“学生藏手机神器”。没承想,昔日“神器”保温杯依然热销,如今还衍生出了诸多新“道具”。且不说这些营销涉嫌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其背后透露出的逃避规则、投机取巧等导向,也会在无形中影响青少年。
网友:这些助力作假的工具应该以假冒商品论处!
有网友认为,这是一种不良诱导,这些助力作假的工具应该以假冒商品论处!
有网友提出疑问,现在什么都能随意生产了吗?
还有网友喊话购买者,躲避了老师的检查实际上也逃避了自己的未来,今天骗了老师实际上也骗了父母和自己。
本文综合自齐鲁晚报、央广网、新华网、光明日报、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