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9 15:53 第 2760期

没苦硬吃 VS 没福硬享,谁对谁错?

最近,有病硬扛、天热不舍得开电扇等“吐槽”老一辈的帖子,在网上引起共鸣。但就像有网友说的,年轻人身上也有自己的问题——“没福硬享”。长辈偏好延迟满足,年轻人则要及时行乐。到底谁对谁错?
扫描二维码
厦门网微信公众号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老一辈“没苦硬吃” VS 年轻人“没福硬享” 

  一、“没苦硬吃”队

  “有福不享”“没苦硬吃”,最普遍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习惯上。

  · 水果、饭菜,新鲜的不吃,要从剩的、坏的开始吃;

  · 空调、洗碗机,买了也不舍得用,怕费电、甚至怕用坏了。

  · 坚持往自家上百万的房子里捡垃圾的老人,哪怕累出腰伤,前前后后治疗花了大几万,仍然每天坚持翻垃圾桶……

  可能初心是好的,但最后往往苦没少吃,福没享到,钱也没省下来,让人既心疼,又无奈。年轻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有福不享、没苦硬吃”,他们想不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何长辈还是这般选择?

  二、 “没福硬享”队

  长辈觉得贵、觉得没必要的消费,在年轻人眼里,是“省着点也富不了,花这点也穷不了”的新鲜尝试。

  · 什么车厘子要198一斤?买点试试就知道了。

  · 给自己煮泡面,加了两个鸡蛋半斤肥牛一袋虾滑,秒变豪华版麻辣烫。

  比起长辈对延迟满足的偏好,年轻人则秉承着“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一定甜了”的人生哲学,及时行乐。

  那么问题来了,“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到底谁对谁错?

  比争论对错更重要的是,要看到这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社会的变迁、认知的冲突,以及代际沟通的难题。

网友:“能挣会花,量力而行!” 

 

不少网友纷纷晒出

自家老人“吃苦”故事

不少年轻网友为自己证明

“我没福硬享,可我只享一次啊”

当然

少量老一辈网友

也说着自己的观点 

年轻人分享

“和平共处”的做法

 

关于“吃苦”,网友说

“要看这个苦吃的值不值得”

 

背后是年龄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鸿沟 

  其实,子女抱怨老人“没苦硬吃”,和老人抱怨年轻人“不能吃苦”是一个道理。

  “明明外卖又贵又不健康,为什么不动手自己做”“几分钟就洗完碗了,哪里用得着洗碗机”“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干脏活累活,哪像我们那个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有一份工作就拼了命地干”……

  可是,用洗碗机的年轻人可能多日熬夜加班做方案,餐餐都点外卖的可能休息日还在忙着培训充电,那些不时跳槽的年轻人不是偷懒而是为了更自由随性地生活。

“我们不是嘲笑,

我们面对没苦硬吃的家人只有心疼和无奈”

  说到底,“没苦硬吃”和“不能吃苦”的不兼容,背后正是年龄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鸿沟。

  从价值观角度而言,何为苦,何为福,可能不同的人就能咂摸出不同的味道来。一代人与一代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同。老一辈的“苦”主要是物资匮乏的苦,而今天一些年轻人的“苦”更多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焦虑症的情况有所增多。这种苦是老一代人所不能理解的,也正如年轻人认为老人“没苦硬吃”一样。需要看到,不管讨论如何,都不要落入单方面的嘲讽抨击。

“尊重他人,

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

“爱一个人应该是以对方希望的方式,

而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本文综合广州日报、人民日报评论、网友评论等

结语
不妨抱持开放心态,多一点“难得糊涂”和“你试试看”,少一点“你懂个啥”和“你听我的”,通过共同体验和充分交流,找到吃苦和享福的平衡点。这个过程,不仅是代际之间的交流,本身也是家庭成员情感联结的加深。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及所用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