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8 16:44 第 2795期

首批“AI公务员”上岗!网友担心……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近日,深圳市福田区率先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首批70名“上岗”。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有网友说,公务员的“铁饭碗”还稳吗?混日子的可以下岗了!
扫描二维码
厦门网微信公众号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多地宣布已将DeepSeek应用于政务系统

  今年春节,DeepSeek爆火,引发了许多城市对AI发展路径的热议。

  1、深圳

  基于此前一系列“城市+AI”应用场景的超前布局,deepseek爆火后,深圳快速接住DeepSeek爆发的产业红利,成为中国这么多城市里,最快、最大规模接入DeepSeek的地方。

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务应用。图片来源:幸福福田

  据介绍,福田这11大类70名“AI数智员工”,覆盖政务服务全链条,可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审核时间缩短90%,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执法文书生成助手”将执法笔录秒级生成执法文书初稿;民生诉求分拨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AI招商助手”企业分析筛选效率提升30%……

  除有DeepSeek通用能力外,AI数智员工还结合各部门各单位实际业务流程,量身定制个性化智能体,首批满足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2、广州

  近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通过融合海量政务数据要素,大模型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民生政策解读系统、12345热线工单分派等政务领域应用。

  3、北京海淀区

  北京海淀区正式为区内企业提供DeepSeek全量模型服务,为辖区内行业提供大模型开发、大模型推理API服务、大模型应用开发服务等。

北京海淀区正式为区内企业提供DeepSeek全量模型服务。图片来源:北京海淀

  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组织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技术团队,完成了DeepSeek-R1在政务外网的本地化部署。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将DeepSeek应用于城市大脑的地区。

  5、江西赣州市

  日前,江西赣州市已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为全省首个成功部署上线该大模型的地级市。

  6、江苏

  近日,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城市算力网陆续宣布上线DeepSeek系列大模型。本土化部署后,DeepSeek在政务、金融、医疗、教育、电子信息等面向消费者的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江苏多地正式接入DeepSeek。图片来源:江苏卫视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周时间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宣布接入DeepSeek,覆盖基础电信企业、云计算、芯片、金融、汽车、手机等多领域。其中,包括华为、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多家云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约20家车企宣布在智舱场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多家券商、银行、公募基金也表示已接入DeepSeek大模型。甚至微软、英伟达、亚马逊等世界级云计算巨头都宣布接入DeepSeek。

网友热议:是不是“人性化操作”要没了

  “AI公务员”的上岗引发了一些讨论与思考。

有网友表示

很多窗口岗位都可以用AI替代

↓↓

 

有网友深思

这样下去,人要干什么

↓↓

 

有网友表示支持

AI适合做公务员

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担心

AI是没有情感的机器

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

 

“AI公务员”是否会抢了人类“饭碗”?

  把“人力是否会被AI取代”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它是这么回答的:AI公务员的上岗不一定会完全抢走人类的“铁饭碗”,但确实会对就业市场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能提升和社会适应,确保AI技术的引入能够带来更多的机遇而非威胁。未来,人机协作将成为主流,公务员系统也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化。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福田区这一举措,我认为是政务智能化转型的积极尝试,具有显著的创新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至于“AI公务员”是否会抢了人类“饭碗”的问题,王鹏认为不必过于担忧。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AI走上政务服务岗。随着人工智能的迭代,特别是人形机器人的普及,更多政务大模型的全新亮相,AI数智员工会将在更多场景派上用场。

  这一点,无论是公务员群体,还是普通公众,都应当心里有数,并做好积极、开放的心理准备。毕竟,AI大显身手的时代已经到来,看到AI技术的强大及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实力和优势,积极拥抱AI技术,才是顺势而为的明智之举。

  说到底,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应当是公共服务质量的优化,是公众获得感的提升。

  本文综合自幸福福田、央广网、中国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日报、深圳大学、央视网、劳动报、中国广州发布、北京海淀、青橙融媒、赣州改革、江苏卫视、澎湃评论、黄河评论

结语
AI不可能完全取代人力,动摇不了有创造力的人。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及所用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