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体重,为什么是一件值得全社会重视的“大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说,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1、为何国家都在喊你“管理体重”?
据国家卫健委2015年的数据显示,国内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就达到了42%;而2020年的数据则更进一步,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已逼至50.7%。相当于在短短5年间,每10个成年人中,“胖子”从4个增加到5个,增长迅速,成为全球“首胖”,折射出我国肥胖问题的严峻性。其次,6到17岁的青少年儿童超重的人数达到了11.1%,肥胖症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7.9%。再小一点,六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是6.8%,肥胖症的患病率是3.6%。
这些严峻的数字意味着,未来我国面临的肥胖相关疾病负担将大幅增加,不仅是对社会,更是对个体、对无数具体而鲜活的人生。
但如果我们在短期内有效地减去5%到15%的体重,我们很多人的一些因肥胖而引起的疾病会得到逆转。
所以国家喊出来要让全国人民重视体重的问题,对我们中国未来的慢病防控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体重管理门诊是面向所有想减重的人群吗?
目前,各地不少医院都开设了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减重等门诊,厦门也有不少。它们是如何帮患者减重的?适合哪些人就诊?
截图自央视新闻
根据医生介绍,BMI(身体质量指数)24—28是超重,28—32.5属于轻度肥胖症,32.5—37.5属于中度肥胖症,37.5—50之间就属于重度肥胖症,如果BMI超过50属于极重度肥胖症。肥胖属于疾病范畴,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的减重门诊进行医学治疗。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
整合普外科、内分泌糖尿病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根据青少年肥胖、产后体重反弹、代谢综合征合并肥胖等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专家介绍,“治疗后终身随访,指导病人平时的饮食、运动、药物干预等。”
图源:特区新闻广场
(2)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减重专病门诊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时跟踪患者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专科随访,制定个体化减重方案,如高蛋白膳食模式、轻断食膳食模式、运动治疗、心理治疗及减重治疗后的维持等,让大家能够科学减重。
(3)厦门市中医院:中西医协同体重管理门诊
通过针灸、刮痧、穴位埋线、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疏通经络,缓解脾胃中枢堆积,从而促进新陈代谢,让身体自然减肥。此外,还开展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特色功法教学,来提升患者新陈代谢。
(4)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减重门诊
整合心理科、药学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资源,致力于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膳食指导、体重管理等综合干预措施,为广大肥胖患者,尤其是精神科药物引发的肥胖、代谢紊乱及暴食症、情绪性进食、亚健康引起的压力性进食等患者提供减重指导。
网友热议:这不是一个单纯减肥的问题
长期以来,特别是随着春季到来,社交平台总有一股股关于减肥的讨论热潮。
有网友纷纷表示“收到”
“响应国家号召,开始减肥”
“最难的是怎么开始和坚持”
大部分网友开始找原因
“过劳或精神压力大的显性结果”
“不爱动、没时间动、没心情动、不让动等的综合体”
当然也有网友开始分析
“很多人不知道他到底吃了多少糖”
“外卖应该安排营养素的比重”
“游泳馆资源严重不足”
“每个企业设立体重管理部”
也跑不掉一些喊要增肥的网友
“微微胖比较好,脂肪有保护意义”
“从未胖过,哪怕放开吃”
也有网友直言
“不是一个单纯减肥的问题”
“体重管理”还有哪些有效方式?
早上一个鸡蛋,中午一个苹果,晚上一堆外卖;可乐只喝无糖的,零食只炫低卡的,减肥视频“看过等于运动过”……这是不是你的减肥现状?此外,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减肥产品,这些真能减肥吗?
俗话说:“减肥三分靠练,七分靠吃”,这个说法有道理吗?中国疾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介绍,“管住嘴”确实可能更容易实现,但是超重或肥胖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到“吃”“动”平衡。“吃”,严格控制吃的总能量摄入做到“够了就好”,甚至“少吃一点更好”,但是不建议断食、过度节食、不吃主食。“动”,一定要把吃进去的能量特别是多吃进的能量支出去,坚持“多动一点更好”。
【怎么吃】
1、吃素食、不吃主食能减肥?
这样做可能会让你在短时间内掉秤,但难以持久,同时会带来副作用。
2、不吃早餐能减肥?
吃早餐,能让新陈代谢有个跳跃的开始,加速身体循环。不吃早餐,更容易出现过胖、超重的情况。
3、吃粗粮就能减肥?
粗粮“变身”零食后,可能会加入糖、油等热量较高的配料,或经过油炸、膨化等加工方式,吃多了反而使血糖升高。
4、“春断食”有用吗?
减肥的关键在于控制总热量,而非盲目节食,过度饥饿易引发暴饮暴食,反而不利于体重控制。
【怎么动】
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
厦门一位资深健身教练表示,运动减肥贵在坚持,方式方法也很重要。每周推荐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或75分钟左右的高强度运动(如跳绳、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这些有氧运动能有效燃烧脂肪,减轻体重。此外,应增加日常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累积步数可达到每日1万步,这些日常活动也能消耗可观的热量。要保证每日7-9小时的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扰乱瘦素分泌,增加饥饿感,从而诱发暴饮暴食。
但切忌一上来就进行高强度运动。冬季刚过,骨骼、韧带僵硬,突然高速运转很容易出现故障,身体也需要一个逐渐预热的过程。
国家一级运动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王雷军:春季健身营养要有保障。健身时喝水多、出汗多,建议适度增加水溶性维生素B、维生素C的摄入;膳食来源也应该增加,多选择新鲜的深色蔬菜水果、增加主食中全谷物的比例,必要时可以增加补充剂的摄入量。此外,健身时新陈代谢加速,需要排出的代谢物也多,肝脏工作负担也大,可多吃洋葱、荠菜、芦笋等来养肝护肝。优质蛋白质可多选择全鸡蛋、动物瘦肉、大豆制品。建议在阳光下运动,如果在健身房运动,可以适当增加维生素D补充剂。选择蛋白粉补剂的人群,建议选用蛋白含量在80%或以上的乳清蛋白粉,以降低为了增肌而增加的食物蛋白分解过程产生的代谢负担。
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特区新闻广场、澎湃新闻、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