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23:17 第 2804期

闲置手机回收有了官方渠道!你会选择吗?

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消费品“焕新”后,大量旧产品特别是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问题也备受关注。据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网友纷纷表示“官方渠道更安心”,你会选择吗?
扫描二维码
厦门网微信公众号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手机回收有“国家队”啦!

  4月3日,作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资环集团开始在全国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消费者可通过“芯碎无忧”小程序下单,既可以选择上门现场破损服务,也能选择邮寄保密回收。

  手机回收到广东汕头贵屿处置基地后,在保密车间经过安全拆解、机械破碎、末端熔炼,最终实现手机安全销毁。同时,利用贵屿火法项目优化技术路线,可将稀贵金属有效提炼出来。

  手机的回收、流转、拆解和破碎等将全程可视化、可监控、可溯源。

  【背景

  1、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我国平均每年产生4亿部以上废旧手机,废旧手机存量超过20亿部,手机废弃后,约54.2%被消费者闲置留存,只有约5%能够流入专业的废旧手机回收平台等回收渠道。电子电器中含有金、银等贵金属,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废旧手机因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环利用中必须特殊处理。与手机保有量和报废率相比,我国手机回收率仍然较低

  2、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手机回收利用产业进入发展机遇期,各类回收平台、回收模式不断涌现。手机回收市场还面临着标准体系不健全、综合处理能力不足、用户信任缺失等问题,发展亟待规范。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多达数万条有关二手手机的投诉集中在检测报告与产品实际情况不一致方面

  【未妥善处置可能造成以下问题

  [数据泄露] 手机中存有大量隐私信息和数据,不当处置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

  [资源浪费] 每部手机通常含有各种金属,塑料等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部分元器件也能重新利用,随意丢弃会造成浪费。

  [环境污染] 电子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如铅、汞、铍、铊、镉和砷等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扫码打开“芯碎无忧”小程序,试运行期间以北京、天津、上海、深圳作为首批4个试点城市。

  【意义

  废旧手机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对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每单二手手机交易可以实现约25公斤的碳减排量。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是个贴心又实用的好举措。这样一来,我们不仅不用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废旧手机的回收再利用,能减少资源浪费,为地球减负,还能为环保出一份力!

网友:“这下可以安心清理抽屉了”

在相关话题下

网友纷纷表示支持

“国家出手,我更放心”

“真的很需要,信息安全真的很靠谱了”

“最好再有回收废旧电池的就好了”

 

 

 也有网友

关心起回收价格

小编登录小程序

测试后发现

选择“邮寄处置”

邮寄无需付费,此项服务为公益活动

 

选择“上门处置”

由专人上门进行手机破碎

确保数据现场清除

需支付费用

为什么大家宁愿将手机闲置也不回收?

  尽管近年来有不少“正规军”加入这一赛道,但二手手机交易依旧存在诸多痛点

  “由于交易物非标准化,买家与卖家之间存在信息差,一些渠道交易不透明使得信任难以建立。从企业角度看,二手生意虽好,但却是一门慢生意、苦生意。”转转集团CEO黄炜坦言。

  1、对于数据信息安全的担忧是重要原因,“我不是不想卖,只是上面绑定了微信、银行卡等,担心清理数据的时候没有处理干净,个人隐私就被泄露了。”

  2、另一大原因在于回收价格不够公开透明。“前段时间我有一个红米手机,一个平台给我报价800元,一个平台1200元,我就很费解,这难道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吗?”

在半月谈开设的

“为何手机宁愿闲置也不卖”投票中

共有1091人参与投票

其中793人选择了“担心隐私泄露”

446人选择了“回收价格太低,卖不出多少钱”

 网友纷纷发表意见

不少网友表示

“老手机也要收藏价值”

 如何让旧手机流通更放心?

一起来看↓↓

  本文综合自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经济日报、半月谈、新华日报、人民网、微博评论等

结语
“不仅要通过规范市场来吸引用户把闲置手机投入二手市场,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废物利用、资源节约的公益宣传,并通过消费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以旧换新和手机回收,唤醒沉睡的资源。”
本期责任编辑: 廖文焱
报料电话:5506191[09:00-17:30]
声明:如本网转载稿及所用图片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速来电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