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论坛式教学现场。(厦门日报记者 郑晓东 摄)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市委党校二级巡视员、教授 林玉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十年来,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围绕这一战略部署和目标定位,我们要聚焦人才培养使用引进激励等系列工作。
一要聚焦人才环境营造,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
二要聚焦人才培养与引进,围绕重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原创性引领性为重点,完善“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三要聚焦人才使用与激励,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四要构筑世界人才高地,培育和集聚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人才,一大批能够领导世界潮流的大家大师;打造国际一流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全球一流科技创新资源汇聚地;发明创造一大批改变未来经济和人类生活颠覆性技术产品。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牛君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最大的优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必须牢牢把握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时代要求,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始终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勇于自我革命必须自觉加强政治建设,在自觉自律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实践证明,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同时,勇于自我革命必须淬炼党员干部知行合一的政治品格。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
勇于自我革命必须自觉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在自觉自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勇于自我革命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勇于自我革命必须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大力提升干事创业“七种能力”和“八种本领”,自觉地感悟新时代的思想伟力。
勇于自我革命必须自觉完善制度规范体系,在自觉自律中构筑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防线。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这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同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不断增强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让制度管用见效,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方和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十七大报告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到十八大报告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九大报告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到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阐述,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高质量发展表现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表现为发展具有区域、城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与社会等的内在协调性;表现为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表现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路径;表现为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重要着力点,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五个方面,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心,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根本使命,厦门应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前头、作表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努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市委党校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 艾明江
党的二十大是在新时代新征程道路上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更好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经验等基础上,明确指出“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并提出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在此基础上,强调必须坚持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等重大基本原则。报告涉港涉澳相关论述内容全面,突出重点,对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意义重大,也对破解“一国两制”实践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样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对台工作取得的新成就,在深刻总结新时代以来对台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阐述了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体现了党对台大政方针一以贯之的坚定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报告涉台相关内容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对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强大的指导价值和深远意义。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勇毅前行,我们要始终坚定“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始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团结港澳台同胞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岳世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目标具有四层涵义。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擘画了光明前景,为我国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新模式。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表明我们党从来不照搬照抄别的模式,而是敢为天下先,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艰苦卓绝地摸索,开辟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
三是党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回首过往,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迎风雨、破难题、化危机、开新局,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践表明,只要我们立足自身国情,在党的领导下,定会成功找到实现自身文明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四是每个国家更有责任去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通过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真正想向世界传达的理念是:每个国家都有适合其自身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每个国家的人民也有权选择这样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更有责任去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 石东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大决策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
报告对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报告通篇体现了深刻的法治思维,23次提到“法治”,首次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章节部署法治建设。报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提出了“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法治与现代化进行深度链接。报告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法治化”是法治的现实的、实践的渐进积累和真实生成的过程,既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展开和落实,又是由静态的法律规范在动态的社会生活中扎根、生效的过程。
未来五年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报告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报告由此提出四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立足厦门,要以法治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建设,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持续打造法治典范城市、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一流法治服务高地,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建设的目标一定能够高质量完成。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博士 邓梦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从战略和全局上作了统筹与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关于文化建设,在报告中有鲜明体现。例如,关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等。
可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我们从一个更高更全的维度来认识文化、理解文化、把握文化,真正做到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辉煌。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讲师、博士 储斌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更好地推进国家安全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如何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三个方面为我们擘画了蓝图:
第一,明确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第二,指出了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法: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第三,从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规划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出发,推进国家安全体系现代化: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立体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另一方面,从能力建设的角度出发,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新征程上,只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才能有效防范化解威胁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
【链接】
市委党校“十项教学举措”
掀起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热潮
一、教学活动
1.集中收看和研讨。党的二十大召开当日,组织主体班学员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
2.主题学习活动。在各主体班安排支部生活,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
3.领导讲坛。陆续邀请市委常委结合厦门实际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给主体班学员讲课。
4.论坛教学。10月26日上午,组织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论坛式教学。
5.专家讲坛。10月28日下午,邀请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副教育长、一级教授韩庆祥为学员和本校教师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
二、课程开发
6.开发系列专题课程。拟初步开发10门专题课程和14门微课程,组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学单元,于11月下旬纳入主体班教学体系。
7.打造系列微视频课程。开发录制系列微视频课程,拟于12月初上线,面向社会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网络教育。
三、教材汇编
8.汇编专题学习材料。着手汇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资料汇编》。
四、师资保障
9.开展专题师资培训。目前已组织开展3场专题师资培训,充分做好师资保障。
五、举办专题研讨班
10.配合市委组织部举办专题研讨班。
【学员感悟】
中国式现代化的5项特征
●中青一班学员 王一青:
中国式现代化的5项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这5项基本特征恰恰说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延续并传承着中华优秀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制度的先进性,这首先源于它经过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洗礼,还在于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青春奋斗更有方向和力量
●中青二班学员 方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让我们的奋斗更有方向、更有力量。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重要精神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快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大做强特区经济基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
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
●第67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陆洪杰:
近些年,厦门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21年被评为“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和“海创人才吸引力城市”。着眼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持续保持和不断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就要认真领会二十大精神,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最优化的人才矩阵,促厦门高质量发展。
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大展作为
●第68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陈芹: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具有“五缘”独特优势,是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上可有更大作为。一是拓展对台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提升台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深化对台经济交流合作,增进台胞台企福祉。三是深化对台交流品牌建设,增强两岸青年情感认同,以情促融,吸引更多台胞台企来厦门生活和发展。
投入反腐败斗争攻坚战
●青才班学员 柯少峰:
作为一名青年纪检监察干部,我在感受责任重大的同时,也为自己生逢其时倍感骄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落实好,以新时代奋斗者的姿态和干劲投入到反腐败斗争的攻坚战和持久战中。要提高斗争本领,持续强化纪检监察业务技能学习,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努力提升自我革命的能力水平。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海沧区委党校秋季干部培训班学员 张一琴:
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筑法治之基,进一步强化依法执政观念,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要积法治之势,让尊法守法用法成为共同追求,贯穿于纪检履职的全过程。要行法治之力,在具体工作中,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