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读者代表”被推荐人张珊珊:日报像宝库帮我继续学业
2022-11-13 07:43 来源:厦门日报

  【人物名片】

  张珊珊,33岁,湖里区作协会员、厦门住总物业水利大厦服务处物业管理人员。

 

张珊珊习惯靠在阳台上,借着缕缕阳光看报纸。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林家佳 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江毅)收发报纸,是张珊珊每日的工作内容之一。上午8点,当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被送进各办公室,她总是满心踏实。读报,更是张珊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17年接触《厦门日报》至今,她不仅在读报过程中学习知识、了解厦门,更从一名读者,成长为作品见诸报端的作者。

  每天读报

  从标点和字句开始学习

  由于家庭原因,张珊珊没能上高中。学习的种子被埋在心底,直到2017年,她被公司派到市水利局从事物业管理工作。“一开始,我负责办公室卫生清洁。局领导每天上午7点多就来了,我进门打扫时,他总是在看文件、读书,神情专注……”张珊珊说,市水利局工作人员有读《厦门日报》的习惯,有时候报纸送得晚,大家还会来问原因,找她“讨”报纸看。

  “他们的文化程度都比我高,还那么勤奋地读书学习,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张珊珊说。久而久之,种子萌芽了——她定下参加成人自考的目标,开始学习。

  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是张珊珊的阅读时间。别人午休,她就站在窗边读报。“先看‘城市副刊’,我喜欢其中温暖的故事;再看头版新闻,了解大事要闻,学习文字、标点符号的使用。”说到这儿,张珊珊拿出摘抄本与记者分享:小到一个生僻字的拼音,大到一个辞藻优美的段落,她都一一摘抄记录……

  “《厦门日报》就像宝库,日积月累下来,一定会对读者有所帮助。”张珊珊说。如今,她已如愿通过了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部分考试。

  找到平台

  在城市副刊上发表文章

  张珊珊喜欢发掘和记录身边小事。偶然翻看“城市副刊”,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城市副刊’中的文章贴近生活,我可以试着写写!”

  2018年,张珊珊以《发报纸的趣事》为题,第一次向“城市副刊”投稿。收发报纸的数量、趣事,因为收发报纸而认识的人……300多字的稿件,张珊珊像写日记那样记录点滴。张珊珊说自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投稿未被采用,她会反复斟酌、修改再投。编辑们的鼓励和指点更令她受用至今。“编辑海鹰在邮件中告诉我,写作无需辞藻华丽,质朴的文字,一样能打动人心;编辑陈少英几次给我打电话,帮我修改文章,还叮嘱我多读书。我不能辜负她们的用心呀!”张珊珊说。

  2019年10月,张珊珊写的《圆了儿子的飞机梦》发表在“城市副刊”上,而后,《奶奶带来的好家风》《大海,我来了》等作品也陆续见报。在张珊珊的带动下,她上初中的儿子也喜欢上写作,在“城市副刊·花季”发表了两篇作品。谈及即将举办的读者节,张珊珊满怀期待:“我想见见一直帮助自己的编辑和记者,也想结交更多文友!”

  “十佳读者代表”自荐推荐标准

  1.长期关注厦门日报社旗下媒体、新媒体,与厦门日报社旗下媒体、新媒体之间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或特别动人的故事。

  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无不良记录。

  欢迎您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或通过新浪微博“@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留言自荐或推荐。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