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雪松)2022年,我市新增商事主体17.2万户,同比增长17.6%,增长率位居全省第一。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稳定向好,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晒出市场监管工作“各门功课”的“成绩单”。今年,市场监管部门将把“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作为贯穿全年工作的一条主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抓牢抓实“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国、三个监管、四个安全”的工作着力点,抢机遇、强优势、挖潜力,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力量。
守住安全底线 维护公平竞争准线 拉升质量发展高线
过去五年 市场监管部门交出合格答卷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举行行政执法制式服装换装仪式。(本版图 市市场监管局 提供)
厦门12315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市场监管部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图为注册窗口导办人员正在为前来咨询的办事群众答疑解惑。
亮点1
夯实市场监管事业
发展之基
颁布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厦门经济特区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市委市政府印发贯彻落实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整合制定商事主体登记备案、“小饭桌”食品安全等规范性文件37份,为监管事业发展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制度保障。
亮点2
在攻坚克难中
彰显使命担当
“三品一特”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从65.4%提升到历史新高91.7%,质量工作、食品安全、“双打”工作在全省考核中均获评A级。面对疫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主动兜底加强社会面管控,《医疗器械出口备案表》作为通关凭证的长效解决方案被海关总署采纳;全国首创“一码通行”模式,进口冷链食品一体化防控经验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亮点3
有力推动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
持续保持商事制度改革领跑优势,“开办企业”和“市场监管”两项营商环境指标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十,全国百城消费者满意度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十。首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获批建设全国首个电子商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建成2个国家质检中心以及台湾地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全国首个两岸行业标准共通平台试运行。出台药品监管和产业促进能力建设方案。
亮点4
多项工作取得
突破性成果
消费者权益保护处(12315投诉举报中心)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获中宣部命名“第七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质量工作、商事制度改革先后于2019年、2020年获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督查激励。获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模式作为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食品安全全链条智慧监管机制”被总局评为十大智慧监管创新举措。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雪松
【数读2022】
84.7万户
我市新增商事主体17.2万户,同比增长17.6%。全市实有商事主体84.7万户,同比增长10.4%,其中企业43万户,同比增长4.6%。
7151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先后三次出台15条服务市场主体的措施,减免检验检测费用7151万元,兑现知识产权、标准化、质量奖等资金奖励1.4亿元,新增专利质押、商标质押金额27.8亿元,居全省首位。
【点击】
2022年市场监管7大关键词
营商环境
全国率先实现
“商事登记+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
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修订《厦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备案办法》,在自贸片区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全省率先推出电子营业执照生成二维码功能;市内地址迁移实现“进一扇门、办两地事”;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省率先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食品经营备案”纳入“多证合一”全程网办;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登记+许可审批”全程电子化。
服务发展
推进实施“三大战略”
助力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质量强市战略、标准化战略,服务我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技术机构能力建设有新突破。Micro LED直显屏超高清NQI关键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网联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进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建设库,获中央财政支持;获批筹建全省首个省级海洋高端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际标准服务站(金砖创新基地)落户厦门,成为全国首批5家之一。
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有新进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进入第二轮遴选,中国(厦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核验。国家电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揭牌,首期项目“知识产权数字商城”实现试运营。
制定出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培育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指导意见,批准筹建7个技术委员会,首次评选10项优秀团体标准,助力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
柔性执法
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降低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成本
推进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免予行政强制三张清单涉及60个事项,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2.0版共129个事项,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成本。全年共办理相关案件1161起。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发布预包装冷藏膳食团体标准、出台扶持政策,对我市预包装冷藏膳食、即食鲜切果蔬等新兴行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预计今年冷藏膳食经营企业产值将由4亿元增长到10亿元。
消费维权
推进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为消费者挽回损失超八千万元
持续推进消费维权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指导707家企业参与“线下购物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ODR在线纠纷处理量占投诉处理总量18%。厦门12315、12345平台全年共登记各类信息45.2万件,其中投诉12.2万件、举报5.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8126万元。
食品安全
打造高于国标的供厦标准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食品安全战略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抽检覆盖率提高至9批次/千人,省食安委对我市评价性抽检合格率100%,“一品一码”追溯、“明厨亮灶”覆盖率超90%,均全国领先。供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入选首届厦门市依法治理十佳典型示范案例,已发布55项高于国标的供厦标准,37家企业351种产品通过“鹭品”评定。我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工作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上做经验交流,“食安卫士”品牌入选第四届全国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十大案例。
市场秩序
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
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
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双打专项行动等,全年立案4469起,罚没4196万元。
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化市场流通领域行业整治。打击传销工作连续两年获平安建设综治考评满分。
加强民生领域价格监管,牵头开展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督促清退代办费等收费108万元;对涉企违规收费开展整治行动,清退多收费用238万元,实施经济制裁160万元。
诚信建设
推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企业年报率位居全省第一
大力推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对全市43.1万家企业,特别是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电梯维保等行业企业,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依托厦门商事主体公示平台+30个业务系统,实时向社会公示84.7万家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我市企业年报率97.76%,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