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教育创新微治理细化软服务 共筑大平安
2023-02-22 07:59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教育通过校园“微治理”,守护学生平安上学路。(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课后服务引入体育、美育、科技等兴趣活动。(厦门市教育局 供图)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陈嘉斌)拥有百万学生的教育系统,对平安厦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厦门教育通过校园“微治理”,为厦门的大平安做出独特贡献。

  厦门市教育局局长陈珍表示,厦门的“平安校园”建设中,交通、消防、防溺水、防诈骗、防自然灾害等安全教育,是“四季歌”,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解决课后托管等“急难愁盼”问题,延伸到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护航学生安全等,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从某种角度看,厦门教育的校园“微治理”模式,实质是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需求入手,以“软服务”汇聚成市域治理的“大平安”,实现了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利共赢。

  校园午餐工程

  解家长燃眉之急

  在儿子上小学之前,在海沧上班的蔡女士一度陷入焦虑:她和丈夫中午都没法接送孩子回家吃饭。就在她开始物色午托机构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现在,厦门中小学都有提供午餐午托服务。

  在厦门,每年都有无数位家长和蔡女士一样喜出望外。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说,厦门是全国随迁子女主要流入地之一,双职工家庭呈普遍趋势,孩子去哪里午休、在哪里吃午饭,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

  家长的“午餐焦虑”促使市教育局下定决心,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校园午餐工程。厦门的午餐工程不仅让孩子“有得吃”,还要“吃得放心”。譬如,午餐工程实施“严格招标、选强供餐、菜谱公示、食品留样、校长陪餐、部门抽检、问题整改、督导问责”等制度,形成食品安全闭合式监管回路。与此同时,学校每天组织后勤干部检查食品来源、新鲜程度等,食堂每周收集学生对菜品卫生、营养搭配等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按标配备、营养健康。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13所学校实行午餐工程,34.6万中小学生在校用餐。

  市教育局安全保卫处处长张宙说,很多人好奇午餐工程和平安校园之间的关系。其实,这是厦门教育“微治理”模式——通过午餐工程,既解决了学生午间就餐难问题,又减少了家长接送次数,还缓解了校园周边的交通压力。

  课后服务工程

  破解“放学四点钟”衍生难题

  课后服务是厦门教育通过局部“微治理”助力城市大平安的典范之一。

  孩子下午放学时间早于父母下班时间,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放学四点钟”衍生难题,着实让家长头疼。

  2018年,厦门开始推行教师替父母带娃——在部分学校试点课后服务。不仅如此,课后服务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急剧”扩大。2018年秋季学期,推动96所学校参与课后服务试点。2019年春季学期,在全市铺开。截至目前,共有330所中小学校46.1万名学生享受课后服务,占义务教育学生的85%,学校覆盖率100%,即所有中小学都有该项服务。

  而且,课后服务一直在升级,如:合理延长时间;实施弹性接送制;夏令时段结束时间不晚于18:30,冬令时段结束时间不晚于18:00,尽量晚于父母下班时间。此外,除了让学生留下写作业,还引入体育、美育、科技等兴趣活动。

  交通安全工程 守护学生平安出行

  今年春季开学,厦门80多万名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就讲交通安全。郑朝南说,如果没有安全,教育从何谈起呢?

  在双十中学初二(七)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警齐铭为学生们上了一堂交通安全“场景式”教学课,“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这张家长骑电动车的照片里,有三处违规的地方。”

  交通安全是厦门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规划的安全教育“五大举措”之一,其他举措还包括义务交警、安保人员、家长组成“警、校、家”护学宣传督导队,“一校一策”制定交通方案,开展“校长对你说安全”教育,每天放学前“一分钟安全叮嘱”教育等。

  此外,针对学生上下学搭乘公交车不方便等问题,市教育局与市公交集团协调新增或优化公交线路62条,加强了74所中小学校的公交服务,开通或优化定制公交线路44条,方便学生乘坐,优化公交站点22处,缩短公交站点与学校的距离,方便学生就近乘车。同时,还优化公交线路班次96条次,缩短学生的候车时间。

  雪亮校园工程 消除安全盲区死角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厦门社会治理重心始终聚焦校园平安建设。

  张宙介绍,市教育局联手市公安局全力推行雪亮校园“安民工程”,为的是真正把校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譬如,在校园周边及教学楼、食堂、仓库等重点部位密布高清监控探头,构建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区公安分局、派出所四级监控探头巡查系统,实现校园及周边监控探头全天候、无死角实时覆盖。

  试点推广“智能预警”。依托校园高清监控探头,研发“大数据+人脸识别”智能预警系统,针对校园周边高危疑似人员,系统在3秒钟内发出预警信号,实现“智能感知、精准识别、分级预警、妥善处置”等功能。

  此外,学校依托市公安局快速反应圈,建立“特警+辅警”交替盘查守望、“交警+骑警”交互动态巡逻的边防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家长的安全感。2017年启动全市中小学校“校门报警监控110联动系统”建设,现在已实现城区校园警务室100%覆盖。

  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工程

  缓解市民健身烦恼

  几年前,这不可想象——学校的体育场所,在晚上放学后对周边市民开放。

  2018年,厦门启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不久前,厦门宣布,对外开放体育设施的校园已经从最早的14所增加到144所,而且,争取到年底,全市具备条件的公办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对外开放。

  统计数据还显示,截至目前,注册市民超56万人,累计入校健身人次超311万。

  市教育局表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既提高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又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健身需求。一些市民在满足锻炼需求之余,通过校园志愿者服务驿站,协助维护校园秩序,实现了学校、周边社区、全社会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市教育局表示,厦门教育将围绕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学生校外培训等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持续创新校园“微治理”,让校园“微治理”成效更多更贴心地惠及市民。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