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易发宿疾羊肉海鲜要少吃 养生关键是健脾祛湿
2023-02-26 15:31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 通讯员 倪晶莹 漫画/小牛)雨水节气过后,天气变化不定,南方地区地湿之气渐升,寒湿易伤脾脏,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多发。此时要顺应天时,升发疏达肝气,顾护肺脾胃之气。

  厦门市中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米虽才提醒,春季万物复苏,一般宿疾如高血压、哮喘、皮肤病等,也容易在此时复发,养生更要讲究方式方法。

  雨水适宜利万物 湿气过盛伤脾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水矣。”雨水节气意味着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不过,降水慢慢增多后,过盛的湿气也会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米虽才说,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调理肝脏是重点 酸味食物要少吃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指的是,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

  米虽才说,最简单的健脾祛湿办法是食疗,比如多吃芡实莲子薏仁汤、胡萝卜南瓜粥和山药红枣粥。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仁健脾祛湿。应少食油腻之物,可多食红枣、莲子、柑橘、蜂蜜、甘蔗等。

  春季肝旺容易克脾土,所以饮食上应少食酸味食品,多吃一些甘味食物以补养脾脏。一般来说,为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宜扶助阳气。此时,在饮食上应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但是不宜多进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参类、鹿茸、附子、高度数白酒等,以免助热生火,也要少吃生冷黏杂之物,以免伤害脾胃。此外,春季万物复苏,一般宿疾,如高血压、哮喘、皮肤病等容易在此时复发,所以, 在饮食上应该忌发物,诸如羊肉、海鲜等应尽量少食。

  “春捂”要讲究方法 多运动但别过量

  常言道“春捂秋冻”。雨水节气处在春季,这个时节气温忽高忽低,很多人都会选择“春捂”。不过“春捂”也是有讲究的。

  厦门市中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郑乾文说,“捂”要恰到好处,否则不利于健康。“春捂”应根据气候和自身素质而定,原则是“下厚上薄”,即“捂”的重点在于头颈、背、腹、足底。“捂”头颈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等疾病发生;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敏感,足部保暖有助于温暖全身。

  雨水节气过后,人们往往易犯困,情绪低,肝火旺。郑乾文说,这个时节宜多做运动,但要注意的是,锻炼时间不宜太早,防止气温低或雾气重而导致感冒、哮喘或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宜缓慢,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最佳,不宜大汗淋漓,否则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感风寒。

  【支招】

  睡前按摩排脾湿

  穴位按摩生胃气

  雨水时节如何养护阳气呢?米虽才介绍,可以尝试睡前按摩和提肛运动。睡前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脐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有助于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也能帮助腹部保暖,有助睡眠。

  提肛运动也宜平卧,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方法:平躺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的同时,慢慢提起肛门,包括会阴部,肛门紧闭,小肚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钟左右,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即可。

  穴位按摩也有助于养护脾胃。第一处是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中上4寸,按摩可调理脾胃,祛除湿气,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第二处为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摩此穴位,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长期艾灸,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适合各种脾胃病变,民间甚至有“艾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