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多个项目现场签约,为翔安区产业升级再添助力。
抢滩翔安就是抢抓机遇,投资翔安就是投资未来。图为新体育中心与翔安大桥。(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航拍器摄)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朱景江 叶晓菲 图/通讯员 李毓琳)
这是一场收获满满的交流会——新平台成立运营,“翔安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将精准有效对接企业发展融资需求;新项目现场签约,21个项目带来近百亿元的总投资;新思路逐渐清晰,与会的金融及投资领域专家为翔安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昨天下午,翔安区举办以“金融赋能产业 产业驱动发展”为主题的“2023金融与产业(翔安)交流会”。此次活动是翔安区按照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推进全区“实干奋进年”“争先创优年”“作风建设年”行动持续深入的一项具体举措。活动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厦门监管局、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主办,翔安区发改局、翔安区财政局(金融办)、翔安招商集团承办,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理臣中国有限公司协办。
交流会现场,重点招商企业、上市公司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三高”企业的高管,以及银行、券商、投资机构负责人和金融界权威专家学者齐聚,大家通过交流会增进了解、深化交流,碰撞火花,将为翔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抢滩翔安就是抢抓机遇,投资翔安就是投资未来——今年是翔安建区20周年,风景独好,青春正好,未来美好。随着更多潜力项目落地,随着“金融-企业”服务逐步完善,翔安前景广阔、机遇无限,发展动能越来越充沛,未来可期。
新平台
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成立 实现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交流会的第一场重头戏,就是翔安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启动运营。这个中心的服务内容包括:翔安区各类金融政策的制定及宣传;统筹协调各相关金融机构及政府职能部门对接企业需求;举办项目路演、沙龙论坛、政银企对接会等活动;对拟上市企业提供上市咨询、培训辅导、资源对接及改制辅导等服务;将需跨部门协调的服务事项提请上报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审定等事项。
不难看出,中心提供的服务能够更为有效地整合各类金融服务资源,促进金融资本与企业快速对接,打造集专业、权威、实用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从而实现金融资源对实体产业的“精准滴灌”。
一直以来,翔安区都很清楚: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唯有血脉通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此前,翔安区就已经建立了产业引导基金,持续加强产融对接——目前区产业引导基金参股产业子基金9只、总规模196.23亿元,这些基金紧紧围绕全区产业发展开展战略投资,累计入库并落地项目103个、总投资约300亿元,为翔安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翔安当前正处于工业化提升期、城镇化提速期、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期,发展要实现进一步加速,更需要通过金融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壮大。此次,翔安区成立企业金融服务中心,着力通过搭建银行、券商、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平台,精准有效对接企业发展融资需求、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全面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新项目
21个项目现场签约 全面助推产业体系升级
实现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是其中的关键载体。交流会的另一场重头戏,便是翔安区项目落地签约仪式——共21个项目现场签约,或成功落地或增资扩产,涉及智能制造、供应链、半导体等现代产业领域以及金融投资机构,总投资达97.05亿元。
此次签约的重点招商项目为福建省大数据产业融资租赁、苏油酒店、翔业航空培训基地、艾丽鑫光学制品、卓尔智联、捷昕精密模具、永裕来机床以及香港煤炭贸易公司外资引进项目,共计有8个项目落地翔安,总投资18.4亿元,新项目将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增资扩产签约项目共有5个、总投资25亿元,分别是:博泰车联网智能终端车展、厦门市舫阳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扩建、强力巨彩LED二期光电产业园、翔安区榆华实业厂房及配套设施以及钜瓷科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这些项目扎根翔安,发展迅速,而今选择在翔安继续“成长”。
备受关注的基金及返投签约项目则包括:943化妆品、黑蚁咖啡工厂、源一消费科技基金、浩悦基金、盛屯天宇基金、黑蚁三期人民币基金、金鼎消费基金以及钧石基金项目共8个,这些项目总投资达53.65亿元。它们的成功落地,精准地契合了翔安区“4+4+3”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为全区产业升级再添助力。
新思路
行业专家头脑风暴 出谋划策助力未来发展
参会嘉宾们在昨天的交流会上频频点头、鼓掌,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来自金融界的四位专家陆续登台,从企业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为翔安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邵宇带来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逻辑》,梳理了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的内在关系,对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提供了专业见解——他认为,资本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效能。
今年2月,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上交所南方中心区域主任曹超先生所作的《拥抱注册制,助力科创企业发展》主题演讲,紧抓时间节点,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讲解了全面注册制政策,并介绍了科创板、主板有关情况——他期待翔安的企业能够乘着全面注册制的东风,适应注册制改革的要求,紧抓企业上市的新机会,不断提质增效。
深交所市场发展部执行经理邓志钦的《全面注册制改革下的深市多层次资本市场》演讲紧接着登场,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全面注册制改革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他说,全面注册制改革将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后,北交所华南区域副首席、厦门基地负责人孙财乐带来的《高质量建设北交所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主题演讲,从专业角度介绍北交所最新政策动向,让到场企业家收获颇多。
专访
中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邵宇:
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
作为因应跨岛发展战略而设的新区,翔安积极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和产业前沿的企业,成为推动翔安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金融资本作为现代经济的关键投入要素,在技术研发、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创新资本,具有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在推动资金向创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作用,促进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发展,引导更多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形成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高水平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通过不断改革,持续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随着科创板的设立、创业板的改革、全面注册制的推行,资本市场的市场包容性明显增强。应营造好各类私募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环境,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不同成长阶段的翔安企业,接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好地助力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吴刚:
一如既往做优金融服务
作为因应跨岛发展战略而设的行政区,翔安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已成为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的排头兵。
厦门农行深入参与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创设,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为翔安现代产业发展、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科创企业成长赋能护航。一是搭建银政企“朋友圈”。开展企业联合服务走访、举办特色高端沙龙等,多渠道为企业融资融智;二是按下服务“快捷键”。优化机制,组建专业化科创服务团队,建立分行、支行、网点三级服务体系,加大资源投入力度,为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综合化金融服务;三是打造融资“加速器”。运用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技术创新基金贷款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在创新基金申请方面的相关流程,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地获得融资。
未来,厦门农行将一如既往地做优金融服务,与翔安并肩前行。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普惠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为翔安区加快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服务保障。
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分行行长黄建锋: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翔安区是厦门市最年轻、最具活力及发展潜力的行政区,是“跨岛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作为同样多年深耕这片热土的金融机构,我们坚持一个理念,即协同发展理念,通过强化协同,多做加法。我们积极协同厦门市财政局、工信局等政府部门推出一系列具有明显政策导向和地方特色的“财政+金融”扶持举措,技术创新基金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业务之一,通过利息补贴及增信补偿等方式传递政府政策导向、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银行展业获客,实现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
推进三大转变,在服务内涵、服务模式、服务范围方面创新变革,多做乘法,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一是从“融资服务”向“融智服务”转变。除了政策倾斜、加大资源保障、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对接政府下发的客户清单,保障业务快速推进,同时积极运用建行总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差别化政策,切实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信贷服务。此外,将发挥集团服务优势,在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现金管理、财务顾问、交易撮合等综合金融服务。二是从“服务输出”向“能力输出”转变。发挥建行金融科技优势,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三是从“企业金融”向“产业金融”转变。不断总结提炼客户服务经验,强化行业服务能力,多维度赋能翔安区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助力翔安区乡村振兴,提效翔安区招商引资,推动翔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观察
“一个中心”成立 营商环境再一次升级
在“翔安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之前,区领导还介绍了厦门市和翔安区市区两级的金融与招商政策,涉及金融招商、企业融资以及上市奖励等。经过20年的发展,“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已成为翔安的鲜明特质。在这背后,正是翔安区在政策引导、产业支持方面努力的成果,正如翔安区主要领导在致辞中所说:“在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始终与翔安的‘城市合伙人’并肩战斗、同舟共济。”
一直以来,翔安区都在着力打造“服务最优、政策最好、兑现最快”的营商环境,从以下这些数据就能窥见一斑:在过去三年,翔安以区级产业引导基金为抓手,及时制定出台了有关助企纾困、产业发展等9份区级政策;仅去年一年,翔安落实了退税降费、财政补助等惠企资金超37亿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翔安还在市级5项支持金融发展举措的基础上,追加了2项区级配套措施,定向安排2.5亿元财政资金。不难看出,翔安区不只是通过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辖区企业发展,近年来更是加大金融领域的扶持,推动以“金融活水”为全区产业发展进一步赋能——这是营商环境的一次迭代升级。
而昨天的“翔安区企业金融服务中心”成立,可以看作是全区营商环境再一次迭代升级。翔安区希望通过这样的探索,聚合资源、优化流程,以更高效的“系统性”“高精准”管理方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提速。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