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星为患者做手术。
患者为张福星送来锦旗。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陈雯 罗超 李欣)1982年,电影《少林寺》上映。电影里武僧觉远断蛟刺虎、胸怀天下的故事在少年张福星心里刻下四个字——家国情怀。
11年后,出身医学世家的张福星选择披上一袭白衣,站到无影灯下,以医术为剑守望光明,点亮患者心里的那盏灯。
30载从医路,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福星从未忘记那份初心,也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一个闻着药香长大的少年
“菊花、犀角、羚角、射干,这些都是寒性的药。”作为一名普外科医生,张福星却对中医药理了然于胸。这一切,还要从张福星闻着药香长大的少年时期说起。
张福星祖籍漳州龙海,来自三代医学世家。爷爷是镇上受人尊敬的老中医,曾被评为“龙海十大名老中医”。祖辈自研专门治疗咽喉痛、淋巴结结核的“秘方”,在当地广受欢迎。张福星的父亲继承了衣钵,继续在家乡发光发热,并带着少年张福星上山采药、初识药理。
张福星至今记得,每天放学回家,还未踏进家门,便能闻到中草药的香气。“家里摆放最多的就是医药方面的书籍,受到父辈的影响,我从小就能熟背《药性赋》,会区分药品的温热和寒凉。”几十年过去,张福星至今还保存着《草药图谱》。
1988年,张福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医大。五年后,他毕业来到厦门市第一医院,在普外科工作,就此开启了他的医者生涯。
一封“迟到”26年的来信
从医多年,张福星为众多患者延续生命健康。患者苏金花是幸运的,近日,一封“迟到”26年的信送到了救命恩人张福星的手中。
把时间的车辙倒回1997年,来自海沧的苏金花当时才6个月大的女儿哭闹不堪、肚子绞痛,还出现了便血的情况。苏金花带着女儿辗转多家医院,虽明确诊断为肠套叠,但都因为婴儿年幼,医院不敢收治。
等来到第一医院时,女婴已经出现轻度昏迷,各项身体指标直线下降,红色警报拉响。由于前期曲折的就医经历,肠套叠救治的窗口期已过,但张福星仍顶住巨大的压力收治了女婴。“患儿年龄太小,做手术容易死亡,但是不救治也会夭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患儿在我面前逝去。”张福星采用体外手法复位,一边“吃”着射线(需配合影像学检查),一边耐心地挤压,最终,女婴的肠套叠终于复位,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一晃到了2016年,当年那个命悬一线的女婴已经长大了,还参加了高考。苏金花带着女儿又找到了张福星,与他分享喜悦:“这个孩子就是您当年救过的女婴,现在已经高考中榜了。”
如今,苏金花的女儿已经26岁,是厦门某小学的一名人民教师。她说:“我心里一直记得当年的救命恩人,张院长治病救人回馈社会,我想通过教书育人来回馈社会。”
苏金花本人也是张福星的“铁粉”。40岁那年,因为原发性甲亢,她出现消瘦、脾气暴躁、心率快、失眠等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甲亢手术难度不亚于晚期甲状腺癌手术,因为甲状腺离颈动脉和喉返神经极近,手术偏之毫厘,结果可能失之千里。
想确保万无一失,就必须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张福星首先安排苏金花服用“碘剂”,“甲亢患者术中容易出血,碘剂的使用可以让甲状腺激素老实在‘仓库’待着,不至于‘子弹乱飞’”。万事俱备,张福星为苏金花进行了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手术圆满完成,苏金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消瘦、失眠等症状也消失了。苏金花终于恢复了正常生活。
2023年8月4日,苏金花带着亲笔写的感谢信和锦旗,再一次找到张福星。“对不起,我迟到了。”这封“迟到”的信承载了苏金花26年来的想法和谢意,她终于诉诸笔端,送给了张福星。
一个坚持30载的小习惯
“青春让人充满激情和活力、充满骄傲和自信。做个称职的外科医生,无悔于自己的青春。”这是张福星在为一名患者做完手术后发的朋友圈。如文字所写,30年来,张福星的青春韶华在医疗事业中闪光、在医学海洋里澎湃。
30载斗转星移,张福星却把一个小习惯坚持至今——做笔记。“2021年1月28日,术前考虑甲状腺癌,术中发现不是癌,为含铁血黄素沉积纤维化。”笔记本里清晰地记录着张福星的思考,“哪些容易误诊、错误的,我会专门做备注,下次再碰到就可以改进。”所有患者的手术他都记录在案,总共8本的手术记录,摞在一起足有1000多页。有些笔记本已泛黄,封皮破烂不堪,但却是对医者付出的努力最好的注脚。
张福星的坚持,换来了患者的信任。十几年前,张福星将一名肠癌晚期伴肠梗阻患者从急诊部接转到普外科,当夜加急做了手术,治疗效果很好。至今这名患者仍健在,每逢过年过节,患者的儿子都会给张福星送来节日问候。
还有一名甲状腺癌的患者,8年前,张福星为他做手术时尚未找到对象,父母十分担心。如今,这名患者不仅恢复很好,而且已经结婚、有了两个孩子,家庭幸福美满。来门诊随诊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让张福星倍感欣慰。
每次看到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张福星的内心总是充满幸福感,“这是对这身白衣最好的褒奖”。
专家名片
张福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导,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中国医促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专委会委员,中华疝和腹壁外科在线教育学院福建分院院长,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甲状腺肿瘤分会会长,厦门医师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相关新闻
第一医院普外科跻身“全国百强”
细细地拭去覆盖在回忆上的尘埃,张福星30年医者之路如窗间过马。第一医院从只有500张床位、800名员工的较小规模,发展为如今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的全国顶级百强医院。而张福星也从一名风华正茂的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博闻强识的临床专家和医院管理者。
2023年7月,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华夏外科论坛“甲状腺及疝诊治研讨会”暨第八届海峡疝论坛在厦门举行。当天,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甲状腺肿瘤分会成立,第一医院担任主委单位,第一医院副院长、普外科学科带头人张福星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经过几代前辈和张福星的薪火相传,普外科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普外科已发展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甲状腺癌手术量及疝气诊治量均位居闽西南第一。在最新的中国科技量值排行榜中,第一医院普外科位列全国百强(97位),科技影响力位居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