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350公里的车厢里水瓶稳稳倒立 登上福厦高铁首班列车体验“丝滑”出行
2023-09-29 07:54 来源:厦门日报

  福厦高铁昨日开通运营。首班列车——从福州南开至厦门北的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9801次列车驶入厦门北站。(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列车达到最高时速时,水瓶可稳稳倒置于车厢窗台。(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 摄)

  昨日10时42分,福厦高铁列车驶过翔安内厝段。(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谢嘉迪)历经5年等待,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州)厦(门)高铁昨日正式建成通车,“双城铁路一小时互通”走进现实。昨天上午,记者登上首班列车,亲身体验我国沿海高速铁路大发展的最新成果。

  09:15

  福州出发

  智能动车组车厢可使用免费WiFi

  昨日上午9时15分,福厦高铁首班列车正式启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G9801次列车从福州南开出,如银龙破风向前,经停泉州南站,驶向厦门北站。

  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银灰色底色配以朱红、正红及黄色三色飘带,更为“柔美”的车身线条是它给旅客的第一印象。

  “平顺化车体的设计加上形似‘子弹’低阻力线型车头,行驶时至少可减少3%的空气阻力,这不仅让车辆整体线条更优雅,而且跑起来更加节能快捷。”福州段动车技术科科长张仁强告诉记者。

  外有颜值,内有乾坤。初进智能动车组车厢,棕黄色调氛围布置带来的温馨感扑面而来。标注清晰的引导标识、更加贴心的配套服务设施……所见之处,处处彰显着新一代“国产”列车在人性化设计上的巧思。

  记者观察到,车厢过道和卫生间,旅客活动高频区域都设有盲文标识,几乎伸手即可触摸;座位标号一侧还增加了“红绿黄”三色指示灯,据车组机械师介绍,这三种颜色分别代表“座位已售出”“未售出空座”以及“下一站有乘客上车”,座位使用信息一目了然;二等座座椅后侧装有USB充电接口,座椅扶手上还张贴了“铁路畅行”免费WiFi二维码,旅客在列车上用手机时的“两大焦虑”迎刃而解。

  “我们还准备了纸巾、针线盒等旅客常用的物品。通过扫描座位上的二维码,旅客可以线上提交需求。我们收到信息后,便可精准定位旅客所在位置提供服务。”列车乘务长车艳雪说。

  扫码看视频

  09:30

  时速最高

  旅客感叹“如履平地”

  列车一路穿行,跨越山海。坐在车厢内,记者尝试体验沿线复杂地形带来的高差变化,却几乎错过了这一次次的微弱“起伏”。

  9时30分,列车达到首班旅程最高时速350公里。当记者将水瓶倒立在车厢窗台上时,水瓶依然能久立不倒。

  “如履平地”,这几乎是所有首班列车旅客对高铁运行品质的评价。而实现这一独特体感的背后,便是中国高铁技术的综合展示。

  在列车驾驶室,司机操纵台上的集成“操纵模式选择”自复位按钮格外醒目。车组司机表示:“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驾驶控制系统集成度很高。比如在电制动优先不足时,微机控制的电空直通式制动控制系统可催动空气制动的及时补充,从而使列车更加平稳。像在进出隧道、上下坡这些节点上,几乎可以做到丝滑连接行驶,对于旅客而言,便是更加平顺舒适的乘车体验。”

  除此之外,强大的信息系统也是列车高速驰骋山海的关键。

  据了解,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配有智能化感知以及安全监测系统,全车部署了2500余项监测点全方位实时监测,列车出现异常时,可自动报警或预警,并能根据安全策略自动采取限速或停车措施,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列车运行、安全监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列车从厦门北站发车返回福州南站。 (厦门日报记者 王协云 摄)

  10:16

  抵达厦门

  3分钟可完成交通换乘

  10时16分,G9801次列车抵达终点厦门北站,全程用时1小时01分。

  在北站,公共交通配套设施与换乘中心紧密相连,记者到站后,最快3分钟即可完成检票、出入站、交通换乘。

  伴随着该班次列车(返程G9802次)返回福州南站,它将在一段时间内与福厦高铁“告别”了。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G9801/2次列车在此次首班运营后将不对外售票运营。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初期,新建厦门北站高铁列车组将由G5138次、G5136次等6.5对列车(0.5为单趟列车)运行;四季度运行图调整后,新建厦门北站预计将开行39对高铁列车。

  福厦高铁进岛(上下行)联络线已同步启用,高铁红利也将深入特区及省会的腹地。记者从铁路12306获悉,福厦高铁开通后,乘坐高铁列车从福州站至厦门站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与设计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相比,快了近1小时。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