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队“领头者”扮演“张府王爷”张巡。王淑彬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曾雅欣)来同安“看马”!近日,同安区溪边社区龙虎宫举办省级非遗“马队迎王”暨恭迎“北巡王”张府王爷出巡回驾民俗活动,厦门、金门、河南等地的32家宫庙近800名信众专程前来参与,其中来自新竹、台中、高雄、金门同胞人数超过120人。
头插金花、鞍披红毯、颈挂铜铃……当天上午九点,伴随一阵阵清脆的铜铃声,108匹高头大马昂首阔步,神气十足地穿街走巷。活动期间,海沧蜈蚣阁、厦金宋江阵、潮汕英歌舞等非遗项目陆续亮相,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长达一公里,途经五甲后河宫、北镇宫、西亭古庙、银同天后宫等民俗地标,最终抵达龙虎宫,全程7.8公里,一路上锣鼓喧天,看客云集,热闹非凡。
据了解,“马队迎王”仪式源于纪念唐朝将领张巡。张巡在“安史之乱”中为保卫大唐江山英勇牺牲,被赐封为“护国尊王”。其信仰传入同安,“入驻”同安龙虎宫。传说每逢闰年农历六月至十月,张府王爷开展“北巡活动”,旨在代天巡狩、惩恶扬善、为民造福,亦被尊称为“北巡王”。
“从明永乐年间建庙开始,闰年农历十月中旬,龙虎宫便会用‘马队迎王’仪式迎接张府王爷出巡回驾,以此弘扬其扬善抑恶、忠贞爱国的人文精神,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龙虎宫管委会主任李永建介绍,过去马的数量只有几十匹,1990年后就改由龙虎宫理事会(后改为龙虎宫管委会)牵头组织出资,到泉州、晋江一带租用马匹,随队的马匹数量越来越多,现在规模已达百匹。此次“马队迎王”是2022年被列为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后首次举办,为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马匹数量最多的一次。
同安没有养马的传统,那么百匹大马巡游的习俗从何而来呢?这与厦金一段航运史息息相关。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告诉记者,同安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龙虎宫边上就有一个溪流通大海的古码头。历史上,许多金门船家就以龙虎宫古码头为家,将台湾的蔗糖经由金门、同安运往大连等地,再从大连运回棉花至金门或台湾。经由同安北上的蔗糖和南下的棉花通常是由马队驮运,为祈求平安,人们将张巡奉为“保护神”,“马队迎王”的仪式便由此发端。
如今,“马队迎王”活动成了厦金两地联络感情、交流文化的重要纽带。新竹市顺天宫执行长洪国文表示,他带领新竹市和台中市信众在同安见到了熟悉的民俗风情,非常振奋,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进行两岸民间交流。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