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多举措激励职工创新创效 奏响"创新兴市"强音
2023-12-11 07:42 来源:厦门日报

  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推动下,各行各业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发展。图为陈国信创新工作室开展输电专业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

  今年4月,市总工会启动全市产业工人服务数字厦门创新竞赛行动。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依静 图/受访单位 提供)

  全国总工会出台《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开展“五小”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促进企业发展和职工技能双促进双提升,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12月13日,厦门市总工会将举行厦门市首届职工数字创新交流大会,现场将开展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工会联盟圆桌会议、2023年度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项目颁奖、厦门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签约仪式等活动。同时,现场还将进行厦港澳台职工数字创新成果展揭幕仪式和“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启动仪式。

  举办职工数字创新交流大会是市总工会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的举措之一。市总工会将结合主题教育,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局,建机制、搭平台、重激励,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才智,开辟群众技术创新快车道,奏响奋进新时代“创新兴市”最强音。

  数字赋能新发展格局。今后,厦门市总工会还将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向,继续开展全市产业工人服务数字厦门创新竞赛行动,通过开展强化使命担当、深化素质提升、引导岗位创新、开展技能传承、推动成果转化等竞赛,把职工技术创新融入劳动和技能竞赛、技能技术培训、就业创业服务等各项工作,更好地团结动员全市产业工人队伍争当数字先锋,服务数字厦门建设,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厦门答卷。

  比学赶超 激发创新动能

  在竞争激烈的赛场上,海迈科技公司数字孪生技术研发中心职工邓金星用动画演示的方式,精彩呈现平台在GIS、BIM、IoT等方面专业的技术应用及实践结果,他也以优异的综合成绩获得全场第一。比赛结束后,他将带领团队继续攻关,把比赛中的心得转化到后续平台的研发中,争取尽快完成产品落地。

  这是市总工会举办数字孪生产品设计技术比赛中的一幕,也是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写照。技能大赛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也开启我市产业工人抢抓生产建设、奋战项目攻坚的“加速模式”。

  一边是火热的赛事,一边是紧俏的职工学堂培训。今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3年来共培训学徒6166人;依托“职工学堂”开展培训5300场次;实施职工“求学圆梦”学历提升行动,累计发放学费补助1522.5万元,等等。

  在月度美亚币的发放公告上,周晓芬的名字赫然在榜,她已多次获得这个奖励。作为美亚币获取的主要方式,美亚学堂一直在职工成长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平台针对不同岗位都设置有相应的培训项目,满足职工群体的全方面成长需要。今年,除了美亚学堂之外,还有技师学院、职工服务中心、信息学校、职培总站、华肯、建发汽车等6家学堂开展数字经济类相关课程。

  今年来,厦门紧盯改革重点内容、关键环节,赋能人才培养,持续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培养符合厦门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进一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尽展其才 催生创新成果

  这是一款能“思考”和“行动”的机器人,它不仅可以陪伴孩子学习、对弈象棋,还能锻炼思维、保护视力;只需一把弓和一块屏幕,任何年龄段的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射箭运动和游戏;人工智能厨余垃圾处理器不仅能帮你轻松处理厨余垃圾,还能识别和提醒家庭成员的饮食健康情况。此外,还有无需人力的自动驾驶物流车、“富含虾青素与低聚果糖”的海洋鲜啤等等。

  以上这些是职工创新成果线上展示会上厦门职工的创新成果。今年来,全市共申报1.3万个职工发明创新项目。经严格筛选,推荐688个项目参加2023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共有69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9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46个。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市总工会的大力推动下,各行各业一线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发展,一项项从实践中诞生、凝聚职工心血的“小发明、小创造”,在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同时,也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并促进一批优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打造数字口岸,5年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信息化服务中心主任吴志强带领团队打造20余项“全国首创”的创新举措;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兼新技术研发中心部长蒋金从事智能交通研发工作,主导开发的智能交通技术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创新设计大赛大奖;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思明供电中心安全监察与培训管理中级师洪泽均是一名电力行业配网运行维护的基层工作者,平时工作中他十分注重现场的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在2023年福建省百万职工“五小”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2月13日,厦门、香港、澳门、台湾等四地工会还将在厦门共同举办“金质服务·创新赋能”职工数字创新成果展。四地工会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交流,携手打造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开启厦港澳台工会和职工深入交流、赓续情谊的新篇章。

  多管齐下 点燃发展引擎

  三年前还是“数字小白”的王小颖,如今已成长为BIM好手,今年还先后获得厦门市制造业“十优产业工人”、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冠军。王小颖的成长经历并非个例。在厦门,自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来,越来越多像王小颖这样的产业工人迈进“成长快车道”,为厦门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全力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队伍,是厦门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重要一环。今年,按照全国总工会、福建省总工会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有关要求,市总工会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努力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措施落实落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催生一批改革创新成果。

  4月以来,市总工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制造业企业及产业工人中创新开展“三个十优”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推选出“十优关爱员工成长企业”“十优创新成果”“十优产业工人”。“三个十优”推选活动创新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工会、企业三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促进企业关爱职工成才成长,完善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平台,打造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器”。其中,“十优创新成果”部分项目填补当前我国同类技术和产品的空白。

  长期以来,厦门产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积极搭建产业工人队伍成长平台,让一批批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

  接下来,市总工会还将重点放在互联网、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方面,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产业专项职工技能竞赛、创新大赛和“五小”创新活动,推动竞赛的开放互联、技术融合和创新应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进一步加强数字创新成果展示交流,邀请港澳台职工同台竞技、互学互促。继续实施“数字工匠赋能提升行动”,深化推动数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创新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探索建设“工会+企业”技能培训基地,充分发挥职工学堂、工匠学院作用,引导数字职工学技术、学业务,培育并选树一批新的“数字工匠”,建设一支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与匠人匠心融合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