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启用重症康复体系,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专家协同查房(右一为蔡成福院长)。
心血管内科专家为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治疗。
搬迁装修后的健康体检部软硬件双提升。
骨科主任医师陈忠益(左一)为患者实施肩关节镜手术。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伍红英(右二)为患者实施消化道早癌内镜下手术。
2023年8月,海沧区卫健局与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联合开展100场义诊活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魏丹 夏华珍 图/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 提供)近日,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简称“附属海沧医院”)有了新变化:医院“老东门”改造后重新投入使用;门诊大厅井然有序,急诊厅与门诊大厅的收费窗口经过巧妙改造后被“联通”,急诊患者缴费、咨询一步可达;健康体检部搬迁装修后软硬件双提升,“一站式”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满足百姓健康保障需求;就连开在墙角的五彩三角梅也平添活力,紫红色的矮牵牛团簇在凤凰木下,几株鹤望兰翩跹其间,映衬得“市属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几个大字更为醒目……这些变化,源自“人”的改变。
“人才兴,医院兴,百姓康。”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成福表示,“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加入医院,将大力推动医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实现临床科研全方位提升。”
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兴院战略,坚持“内培”与 “外引”两手抓,全力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好人才,留住好人才,构筑新时代医院人才集聚阵地,激活全院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提升改造
打造全生命周期 全链条服务
今年上半年,厦门市拔尖人才蔡成福教授调任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后,为医院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院领导班子深谙人才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医院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多措并举、上下合力推动人才引育与学科发展有效融合、同频共振,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激活医院高质量发展动能,让群众在“家门口”更有“医”靠。
院领导班子通过干部管理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管理能力,将现代精益管理等前沿理念融入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层级和环节,整合国内、省内、市内甚至国际优势医疗资源,形成强大医疗诊断支持系统,构建快速、高 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提升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信息互联互通,强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一体化建设,打造出一条通往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积极承接院前急救站点,启用急诊暨创伤外科病房,建设重症康复体系,提升急诊与危重症救治和康复能力;开设过敏性疾病多学科诊疗部,为过敏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开展服务大提升活动,主动延伸服务时长,进一步优化夜间门诊、周末门诊、互联网医院的专家阵容,方便患者错峰就医;采取动态弹性排班制,医技检查大提速,患者医技检查0预约,方便患者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与海沧区的各大社区积极联动,推动医院专家及外聘名医等优质资源下沉,加强社区与医院的双向转诊工作。
此外,医院以健康促进行动延伸医疗服务,推进卫生健康服务关口前移,开展各种抬眼可见、触手可及、 深入人心的义诊服务和健康科普工作,将专家、人才服务送到海沧区百姓的身边。
就在今年10月,搬迁装修后的附属海沧医院健康体检部重新对外开放,软硬件双提升,面积增加一倍,“一站式”流程,形成健康评估、健康体检、健康干预、健康追踪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了区域内居民的健康体检和保障需求。
另外,针对医院医疗用房少、床位数不足的问题,附属海沧医院于近期强力推进改造项目,积极进行资源整合,拟使病床数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0余张,强化学科建设,满足患者诊疗需求。
“对院内每项细节的改造,都是一次服务质量的提升,而医院的高质量服务水平,核心还是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建设。”蔡成福院长说。
精准引才
“头雁”助推学科发展
在福州经福建省消化内镜学科带头人何利平教授确诊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后,5年来,王先生每次复查都要特意从厦门前往福州。近日,何利平加盟附属海沧医院,王先生只要搭乘几站地铁 就能安心就医了;得知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疾病专家徐凯峰教授每月会到附属海沧医院出诊,浙江患者刘女士特意“飞”到厦门就医,并在徐教授治疗和指导下得到有效改善;在外院行膝关节手术效果不佳,进行了一次翻修,岂料翻修效果也不好,今年8月,周女士总算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翁习生教授名医工作室团队的专家——冯宾主任主刀下,在附属海沧医院成功接受了第二次膝关节翻修术……
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附属海沧医院把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发挥原有专业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附属海沧医院借助外力打造自身的技术特色,持续引入知名专家提升医院实力,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仕明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翁习生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密苏理基督教医院疼痛科主任易晓彬教授等10余位国际、国内及省内知名专家,这些国内外知名专家成为附属海沧医院的“头雁”,打造金字塔式“雁阵”,定期来院出诊、查房、手术、指导,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顶级医疗大咖的优质服务,大力助推专科发展,助力附属海沧医院学科形成了品牌和特色。
除了外聘名家大咖入驻,医院也不断招募“精兵强将”,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今年6月至今,医院引进的博士就有5名,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蔡耿明博士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从医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在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诊治过大量疑难病例,攻克许多重大技术难题,平均每年完成各种手术300例以上,其中包括喉癌功能性手术、脑脊液鼻漏、耳漏修补术、面神经解剖、减压术、鼻颅底肿瘤手术、颈部手术等四级手术约80例。不仅如此,蔡耿明博士的专业学术水平也受到同行认可,2019年8月任福建省医师协会耳鼻喉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2020年8月任福建省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今年12月,任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撰写的论文曾获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泉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多篇SCI论文影响因子达32分。就在今年11月,他作为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人,获评海沧区医学学科带头人才。
此外,今年12月23日,福建省预防医学会耳鼻咽喉疾病预防控制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刚获评2023年海沧区医学学科领军人才的蔡成福院长当选为主任委员,厦门医学院附属海沧医院成为主任委员挂靠单位。
悉心育才
锻造优秀骨干队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医院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让各地的人才高位嫁接于附属海沧医院,不断加强院内人才内培力度,是该院“倾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暖心爱才、诚心留才”的生动缩影。
附属海沧医院不断加强人才内培力度,做实“成长链”。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大胆遴选培养各学科青年拔尖人才,放手让青年骨干挑大梁、当主角,在重点项目、科研课题、重大任务中担纲领衔;制订青年骨干个人发展“路线图”,采取重要课题牵引、高端项目平台托举、技术创新团队培育等方式,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并特聘专家指导科研创新和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让专业技术人才各施其术、各展其能,着力锻造一批优秀骨干人才。
12月21日,医院针对近三年校招入职的优秀应届硕士毕业生代表组织召开座谈会,搭建优质互动交流平台,让优秀毕业生为医院人才工作建言献策,进一步了解作为医院重点培养对象的新生力量们的实际需求,踏实细致做优“服务链”,构建起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体系,为医院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医院要走向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核心、是基础,也是不竭的源动力。”附属海沧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成福说,“我们将努力打造分层次、全覆盖的人才支持计划体系,重点支持强化各层次人才阶梯式培养,同时给予政策支持,激发各学科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凝聚医院各学科专业智慧,举全院之力,全链条改善医疗服务,全周期护航生命健康。”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