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厦门市城中村改造规划工作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在全市域层面建立统一的更新标准,形成全市“一盘棋”,合理有序推动城中村改造实施。
《导则》适用于厦门“城镇开发边界、市政走廊主通道、重大区域基础设施、山海通廊”内的村庄,提出采用“留、改、拆”并举的模式,将城中村分为拆除新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三类实施改造,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基础设施、补齐配套短板、优化道路交通、改善环境品质、美化村庄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村庄特色、提升社区治理,推进厦门市城中村逐步实现宜居社区、宜业社区、智慧社区、和谐社区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四个社区”目标。
拆除新建指引包括完整社区营造、安置房及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发展升级、功能布局优化、道路交通提升、市政工程提升、公服配套完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城市设计等九方面内容。《导则》提出,应按照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守住安全底线,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打造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完整社区。此外,城中村改造地块除安置房外的住宅用地及其建筑规模,可按需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整治提升指引衔接《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要求,提出全面推进城中村有机更新,注重对城中村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以安全为底线、以保障为目标、以民生为重点,将城中村建设成为安全、有序、和谐的特色城市空间。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改造提升,建立村民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拆整结合类城中村改造则介于拆除新建类和整治提升类之间。《导则》提出,注重对城中村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打造具有厦门地方特色的完整社区,应在全面社区体检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城中村改造片区的更新改造适宜度,科学划定城中村改造片区采取拆除新建和整治提升改造方式的区域,结合城中村改造片区空间布局特点、资源禀赋、拆(搬)迁时序等,在拆除新建类和整治提升类更新导则的基础上,统筹编制城中村改造规划。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