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家燕抵厦时间略迟 “人燕情”暖成春日美景
2024-03-29 15:26 来源:厦门晚报

  ■春天到,家燕归来。 本报拍客 柯玉坤 摄

  ■金腰燕的巢色彩亮丽。 凌飞鹤 摄

  ■一根网线兜住燕巢。 陈嘉新 摄

  ■家燕在监控上筑巢。 陈嘉新 摄

  ■烟腹毛脚燕筑巢。 云中漫步 摄

  家燕

  烟腹毛脚燕

  金腰燕

  小白腰雨燕

  厦门网讯 (文/厦门晚报记者 戴懿 沈淑婷 手绘/刘哲姝)这些天,有些市民发现,熟悉的夏候鸟家燕又回到我们身边了。它们翩翩起舞的身姿和清脆悦耳的叫声,为厦门的春天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厦门,不少市民已经和燕子做了几十年“邻居”,和谐相处,互相包容。我市雎鸠生态志愿者于2021年启动“厦门家燕观察”项目,后来项目中断,但在志愿者的努力下,今年得以恢复。

  故事 1 开元路上做了35年生意 两代人守护家燕巢

  开元路、大同路上的骑楼下有不少家燕巢。雎鸠生态志愿者观察发现,有人气的老旧骑楼是家燕最喜欢的筑巢地。这里所说的骑楼,泛指门面相比屋檐的位置后移一个走道(大约1.5米)的宽度。

  走在骑楼下,时不时能看见几只黑色的精灵飞过,耳边传来叫声。“我觉得燕子的叫声特别好听,令人特别精神。”在开元路经营鸡蛋批发生意的郑惠芬说。在她经营的店铺门口柱子上就有一个家燕巢,她说,这几天,家燕正在修补加固巢穴。她指着地上几小坨泥巴说:“这就是燕子补巢的时候掉下来的,这个燕子巢有20多年了,我们店开了35年,已经传了两代人,这个燕子巢不知道多少代燕子了。”

  经过几年观察,郑惠芬逐渐熟悉家燕的习性。“雄燕长得壮一些,雌燕更娇小,身材纤细,每次都是雄燕先回来找巢安顿,隔两三天,雌燕才回来,一起建造爱巢。”说罢,她还拿出一颗鹌鹑蛋说:“燕子蛋也差不多这么大。”

  清晨四点多,家燕就开始忙碌,一直到晚上七八点才休息。有一次,燕子宝宝从巢里掉下来,郑惠芬立刻借来梯子,把燕子宝宝送回巢中。“骑楼很高,爬这么高的梯子还挺害怕的,但是救了燕子宝宝,很开心。”她说。

  故事 2 网线上的“空中楼阁” 燕子宝宝“荡秋千”

  在思北某家花生汤店门口,也能看到“堂前飞燕啄新泥”。一只家燕正在筑新巢,新巢旁是一条挂在空中的网线,网线上还有一个“空中楼阁”。老板王帮英说:“这个春天,一共回来四只燕子。燕子筑巢的速度很快,才一两天就大了许多。”

  王帮英告诉记者,去年春天,家燕刚回来的时候发生“打架”事件。“有一对燕子先来占巢,后面又来了一只燕子。后面来的燕子一靠近,先来的燕子就追着它打,不知这是抢巢还是情敌打架。就这样打着打着,巢没扛住,脱离墙面滑下来,就挂在空中。”即便如此,先来的那对家燕也毫不在意,就在这个“空中楼阁”生蛋、孵蛋、育儿。“燕子大了,它们还在巢里荡起秋千。”

  故事 3 燕子宝宝太多住不下 爸妈重新再筑一个巢

  都说家燕住在屋檐下,但是有的家燕却住到令人想不到的地方。蜂巢山路的一家百货店里,有3个家燕巢。其中有两个位于两个监控探头上方,还有一个在店里的柱子上。店家小王说,家燕在这里筑巢有十多年了,为了避免家燕粪便落到店里,他在监控探头下方挂上蛋托。

  小王说:“以往每年燕子生一窝,一窝四五只,但去年生了两窝。可能是因为回来早的缘故,燕子宝宝长大了飞走了,燕爸燕妈又生了一窝,最多的时候巢里有十多只燕子。后来,‘住房’实在太拥挤了,燕爸燕妈在对面的柱子上又临时筑了一个巢,没住几天,都飞走了。”

  延伸阅读

  小燕子也在“城市化” 学会在垂直墙上筑巢

  雎鸠生态志愿者说,家燕、金腰燕、小白腰雨燕、烟腹毛脚燕都表现出与人共居的特点。尤其是金腰燕,在厦门山区高海拔村社,是当地最常见的燕子。家燕选择有人的房屋筑巢,金腰燕和小白腰雨燕既可以在居住区筑巢,也能在无人的建筑和岩石上筑巢。

  怎么区分这些燕子?家燕的背部呈蓝黑色,腹部白色或浅棕,前额和喉部为偏红的栗色,喉部下方通常有一道黑色条带。金腰燕与家燕外形相似,但喉部和胸腹部有斑纹,腰部有一条黄棕色条带。小白腰雨燕的额、头顶、后颈和头侧是灰褐色,平尾,中间微凹,腰具白色。烟腹毛脚燕的虹膜是暗褐色,嘴巴是黑色,脚和脚趾是淡肉色,上面有白色的羽毛。

  在我市,家燕繁殖期一般在3月-7月,多数每年繁殖两窝。第一窝通常在3月-5月,第二窝多在6月-7月,每窝产卵4枚-5枚。往年,2月底至3月初,就能观察到家燕的“先头部队”,但今年3月初到中旬,家燕才陆续归来。据专业人士推测,这和厦门2月下旬气温偏低有关。

  在近年来的观察及调查中,雎鸠生态志愿者除了记录家燕的数量、巢的数量、繁殖时间节点,还记录巢的位置,并记录是否使用依托物。家燕筑巢呈现出“不拘一格”的特点。许多骑楼、阳台下方有排水管、线管,一些家燕就把巢筑在这些管子上。监控探头、灯、随风摇摆的挂件、凸出的招牌等都可以成为家燕筑巢场所。雎鸠生态志愿者说,在垂直墙壁上筑巢的难度大于在依托物上筑巢的难度,也就是说,在城市生活的家燕正快速适应。

  调查及走访显示,家燕很“恋旧”,它们喜爱加固旧巢,如果旧巢被毁则会尝试重新建巢。它们建巢的主要材料是泥巴和草。

  小贴士

  哪里可看家燕巢?

  哪里可以找到家燕巢?雎鸠生态志愿者提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家燕繁殖期看它们落在哪里,然后到它们的落脚点附近寻找,也可根据地上的新鲜粪便寻找,找到的概率较高。之前观察发现,有遮挡的且门牌材料较粗糙的店铺更受家燕欢迎。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