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民警们缅怀逝去战友 他们虽已离开精神传承不息
2024-04-03 06:25 来源:海西晨报

  黄耿抚摸警帽,怀念同为交警的烈士哥哥。记者 张玲玲 摄

  李鲲龙生前工作照。资料图

  滨北派出所教导员许铭(左)与同事修改李鲲龙微电影剧本。记者 张玲玲 摄

  陈海阳生前工作照。资料图

  民警唐皓添(右)为新民警讲陈海阳的故事。记者 张玲玲 摄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张玲玲)和平年代,流血牺牲最多的群体之一是人民警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殚精竭虑、忠诚履职,用宝贵的生命抒写不平凡的警察生涯。

  在厦门,有在26岁最风华正茂的年纪就牺牲在岗位上的烈士黄毅,还有一心为民因公牺牲的“老村长”李鲲龙,也有群众耳熟能详的硬汉民警陈海阳。他们虽已离开,但并没有被厦门百姓遗忘,他们的精神意志在厦门传承,他们的“后继者”也在替他们继续守护着平安厦门。

  湖里交警黄耿

  当个好警察 是对哥哥最大的告慰

  2000年7月7日凌晨,在高速公路马巷收费站进出口处,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民警黄毅和同事正设点检查车辆,一辆大货车突然掉头准备逃离,黄毅追赶制止,却遭到大货车碾压,当场壮烈牺牲,享年26岁。2004年,他被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黄毅有一个弟弟叫黄耿,比他小6岁,当时正在读大二。哥哥牺牲后,黄耿仿佛一夜间长大,他做了一个决定,他也要成为一名交警,并且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两年后,黄耿也考入公安队伍,成为一名交警。“报考的时候,我的志愿就是交警,我要替哥哥完成心愿。”黄耿说,哥哥是家里第一个警察,他们兄弟俩一直对警察身份有着很深的认同感。

  当了警察以后,黄耿才深刻体会到无法陪伴家人的身不由己。当年哥哥很少请假回家探亲,都是他从老家宁德赶到厦门看望哥哥。

  如今,44岁的黄耿成了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湖里大队交通事故预防处理中队中队长,在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深耕了20年。黄耿说,哥哥穿着制服的样子一直深刻在他的脑海中,而哥哥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也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当警察只是完成哥哥遗愿,当个好警察才是对哥哥最大的告慰。

  滨北派出所

  没有伟大事迹 但李鲲龙值得被歌颂

  2021年11月16日,滨北派出所民警李鲲龙在值班期间突然晕倒,经送医抢救无效,不幸因公牺牲,享年54岁。

  从警36年,李鲲龙只在鹭江和滨北两个派出所工作过,也只做过社区民警一个警种。他对社区工作认真负责,被百姓称为“老村长”。直到他牺牲以后,大家仔细回忆他的工作,才发现虽然他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伟大事迹,但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就是他最大的闪光点。

  “我第一次听到李鲲龙这个名字就是他牺牲那天。”滨北派出所教导员许铭说,李鲲龙牺牲两个月后,他调到滨北派出所担当教导员,从同事们的讲述中慢慢拼凑出李鲲龙的形象。

  今年是李鲲龙因公牺牲的第3个年头,为了缅怀他,许铭想为他拍一部微电影《淡淡的忧伤》,而在挖掘李鲲龙事迹时犯了难。李鲲龙的生平很普通,为百姓做的都是小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甚至都没有比较突出的工作照片和视频资料。但他守护辖区平安不出事,像老父亲一样教年轻民警,其实就是广大基层民警的真实写照。

  许铭已经写好了微电影剧本,目前已修改了三稿,仍在继续打磨中。他说李鲲龙虽然平凡但值得被歌颂。

  思明巡特警大队

  现在每一辆警车都是“海阳号”

  陈海阳有“铁血战警”之称,因经常帮助群众,许多百姓都认识这个“硬汉”警察,他威猛的形象让群众特别有安全感。但天有不测风雨,2020年8月5日,陈海阳因病去世,享年47岁。

  “以前‘海阳号’只是一辆警车,现在每一辆警车都是‘海阳号’。”思明巡特警反恐大队民警唐皓添说,陈海阳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大队传承,他的形象照片也一直挂在队里的文化墙上。每当新队员加入,第一课就是听教官讲陈海阳的故事。

  陈海阳担当副大队长时一马当先,像拳头一样冲在前头,他带领队伍不仅打击犯罪,更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如今,队友们把他的这份执念坚持下去,找人找物、送醉汉回家、协助疏导交通拥堵等,仅去年一年,队里就收到了9面锦旗、8封感谢信。

  辅警黄晶晶是陈海阳的徒弟之一,2015年加入思明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陈海阳就是他的推荐人。

  当时,陈海阳偶然结识了黄晶晶,得知他是退伍军人后,陈海阳就极力动员他成为一名巡特警辅警队员,还送给他一把手电筒。陈海阳去世后,黄晶晶悲痛万分,他在手电筒上刻下了“念海”两个字,随身携带,以寄哀思。

  陈海阳就像一面旗帜,他的理念和精神深深地烙印在队友们心中。今年是陈海阳离开的第4年,清明节到墓园祭奠已经成为思明巡特警反恐大队的传统。他们会在陈海阳的墓碑前重温入警誓词,以此诉说他们的不舍。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