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右)和同事讨论案情。记者 张玲玲 摄
人物名片
宋玉,男,中共党员,1988年4月出生,安徽芜湖人,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海沧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中队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嘉奖三次,获厦门市公安局五四青年奖章、厦门市爱民敬业先进个人、厦门市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张玲玲)如果人的感知力有段位,海沧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重案中队中队长宋玉可谓“王者级”,素有“人眼识别仪”之称的他善于发现微小的异常,从而高效地破案。对此,宋玉说,当刑警就是要“眼毒、脚勤、脑活”,还要永远保持学习的激情。
当了9年的刑警,宋玉有很多破案故事,有的甚至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但在他看来,百姓事无小事,案件不以案值分大小,只有侦破难易之分。刑警突破万难也要守护百姓,当违法犯罪的“终结者”。
感知力成破案“利器”
2015年,宋玉从特警转为刑警,他超强的感知力从此成为破案“利器”。2016年,在他当刑警的第7个月,他接到一起抢劫摩托载客工的案件,仅有的线索是犯罪嫌疑人为3名年轻人。宋玉带着被害人反复走了4遍案发现场,通过测算路程时间,倒推3名嫌疑人出现的地点和出行交通工具,并逆向推演犯罪嫌疑人落脚点,最终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并破案。
有一次,宋玉协助北京警方抓捕一名重要涉黑网上在逃人员,而这名嫌疑男子十分狡猾,躲在厦门欲潜逃北京。在其他民警无法判断嫌疑男子具体去向时,宋玉敏锐地发现,曾经和嫌疑男子一起出行的司机在其车辆副驾驶座上放了一个快餐盒,由此判断出男子一定还躲在出租房内。布置抓捕工作时,宋玉在大脑中“预演”了一遍抓捕过程,指导民警听到电梯声和开门声后立即冲进房间,而现实抓捕过程和宋玉想的一模一样,最终将嫌疑男子成功抓获。
宋玉说,当刑警就是要善于发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并且要有强大的联想和分析能力。他的“眼毒”在大队是出了名的,犯罪嫌疑人及相关线索很难逃脱他的“法眼”,他也因此有了“人眼识别仪”的称号。
科学开展刑事侦查工作
宋玉坦言,他的感知力其实并不能算是一种天赋,因为他真心喜欢刑警工作,所以就会更加用心观察和学习。从事刑警工作9年来,他也在不停地学习新技能,从看太阳、影子等物理现象辨别方位,到通过网络技术服务实战,打开思路,结合时间、空间对已知信息灵活组合,科学开展刑事侦查工作。
2020年,宋玉接到一起故意伤害案的报警,简单了解案情后,他立即带队开展抓捕。经过案发地附近一个公交车站时,宋玉看到很多人在等车,但人群中一名穿黑衣男子突然触发了他的“敏感神经”。宋玉发现,该男子有醉态且频繁拦车,并结合案发时间和科学的破案经验推断,男子十分可疑。宋玉立即冲下车将男子抓获,而在车上男子就交代了酒后伤人的经过,此时离案发仅仅过了20分钟左右。
宋玉说,刑侦是一项科学工作,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他更要努力吸收各类新知识,为破案所用。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