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 厦门申报名城下一步怎么做?
2024-05-24 07:38 来源:厦门日报

我市将着力推动常态化保护,让历史记忆“留得全”“保得住”“用得好”。图为有着“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鼓浪屿。(厦门日报资料图)

我市将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图为百年老街中山路。(厦门日报资料图)

  厦门网讯(本组文/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 通讯员 赵静)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有新进展。近日,我市印发《厦门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加快推进名城申报工作。

  《实施方案》的出台,为我市申报名城工作指明了下一步工作方向、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申报名城为契机,坚持统筹谋划、应保尽保、以用促保、整体保护的原则,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历史文脉,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自信和综合竞争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更高水平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应保尽保

  让历史记忆“留得全”

  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都是城市文脉赓续的历史记忆、发展历程的缩影。我市将着力推动常态化保护,让这些历史记忆“留得全”“保得住”“用得好”。

  怎么做

  我市于2020年11月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构建起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传统村落、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以及古树名木等相对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3个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集美学村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2个历史街区(同安旧城、厦港片区)

  ●8个历史地段(刘五店、田墘、吕塘等)

  ●5个省级传统村落(海沧区青礁村院前社、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等)

  ●1967处(点)不可移动文物以及507处历史风貌建筑等

  接下来,这份保护名录还将不断补充。我市将持续开展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名录推荐工作,对拟更新改造片区五十年以上建筑进行普查甄别,推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不断完整与“扩容”。

  整体保护

  让历史记忆“保得住”

  我市将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整体环境品质。

  怎么做

  ●结合城市更新工作,聚焦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和改善人居环境,谋划老旧小区、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和城中村更新改造项目,在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和文化传承、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

  ●进一步规范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技艺,组织开展传统建筑修缮技艺传承人和传统建筑修缮工匠的认定评选,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相关建设施工进行技术指导,规范历史风貌建筑的施工工艺、质量、消防和安全管理等。

  ●同步启动一系列保护修缮工作。一方面,持续推进全市不可移动文物集中保护修缮工作,不仅要按时保质完成文物本体修缮,加强环境整治、风貌控制和合理利用,还将按照“三十年一修”的修缮周期要求,以解危除险、确保安全为重点,启动第二轮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另一方面,加快实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传统村落整治提升与更新改造项目,积极实施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工作,完成年度保护修缮任务。

  以用促保

  让历史文化资源“用得好”

  我市将坚持以用促保,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建设发展相融合,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让历史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成为城市和乡村的乡愁载体及公众的时代记忆。

  怎么做

  引导社会资源多元化参与文物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鼓励引进重点文化企业、行业带头人及学术大师,参与保护活化利用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形成一批以用促保、保用结合的活化利用示范案例。

  【点击】

  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全周期全流程管控引导

  《实施方案》明确,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体系,完善保护管理规定、健全保护管理机制,也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市首先将从加强制度设计入手,构建“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进行全周期、全流程的管控与引导。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推动出台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统筹申报期间的名城保护管理工作,同步推动出台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同时,注重“一盘棋”统筹,构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编制体系:宏观角度,加快编制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空间保护格局,确定保护原则,引领保护实施与建设发展;分类聚焦,编制完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风貌建筑等相关保护规划和方案,确定保护边界、内容和重点要素,提出保护措施等。

  着眼历史风貌建筑技术规范方面,我市还将完善历史风貌建筑结构安全和消防安全技术标准,以规范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历史风貌建筑建设施工质量,提高历史风貌建筑的可持续安全利用水平。

  【征集令】

  ●征集内容 反映厦门全市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展现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及相关线索均可。

  ●征集要求 (一)老照片:要求内容真实无涂改,影像清晰,并附上简要文字说明以及投稿人姓名、电话等信息。(二)文献资料:资料应确保无权属纠纷,无侵犯他人肖像权、著作权、名誉权等行为。

  ●征集渠道 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或发送线索资料至本次征集专用邮箱(smjxs@xmrb.com),或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官方微博留言。

  ●截止时间 2024年7月1日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