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段行程司机在双平台同时接单 顺风车成乱拼车
2024-05-29 08:06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原本只搭载三名乘客的滴滴顺风车,竟在行程途中又拉了第四名乘客?乘客询问司机才知道,这个意外出现的顺风车“搭子”,是司机通过另一个打车平台接到的客人。

  日前,市民刘先生(化名)向本报反映顺风车司机同一时间用多平台接单的问题。“乘车体验变差、行程时间拉长,车费还一分没少。”他说。

  市民反映

  同一段顺风车行程 司机双平台同时接单

  5月下旬,刘先生和一位家人通过“滴滴出行”,打顺风车从厦门前往泉州。平台显示,刘先生和家人与另一位滴滴用户拼车成功,车费为106.55元。

  不料,行车途中,却出现了订单之外的“第四名”乘客。刘先生询问司机才知道,他通过“嘀嗒出行”又接了一名顺风车客人。

  “同一段行程,司机能通过两个平台接单吗?”面对刘先生的疑问,司机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尽管这样,刘先生依旧觉得不妥。“座位变小了,乘车体验变差;另外,我们的行程时间因此多了近半小时,可车费一点儿没少!”刘先生说。此外,顺风车订单分别来自两个平台,乘客们无法了解彼此的目的地等信息,出行安全等也存在一定隐患。

  事后,刘先生通过“滴滴出行”进行咨询和投诉。客服表示,刘先生所述的司机行为是违规的,核实确认后,平台将对司机进行管控。至于核实和处理情况,平台将不会向乘客反馈。

  平台规定

  私自接送非平台乘客 或被视为“私下拼车”

  记者通过“滴滴顺风车”微信公众号了解到:若车内除同行亲友外,车主私自接送非本平台内下单乘客或非本平台同一行程内拼成的乘客,即视为私下拼车。

  若车主携亲友出行,那么,他在发布行程时,就应填写同行亲友数量,并于出行前与乘客充分沟通,合理安排出行路线,按约定时间地点接送乘客。车主私下拼车,容易引发费用差价、绕路、延迟送达目的地等问题,影响乘客出行体验,还可能损害其人身或财产安全。

  既然平台有规定,为何有些司机还是冒着被管控的风险私下拼车?

  厦门顺风车车主林先生透露,“这样做能多赚些钱”。他介绍,有些司机会在接单后和乘客商量取消订单,私下结算费用,“如此一来,一辆车上就能多拉几个客人,司机能多赚钱,每个乘客分摊的车费、高速费等可能也会降低些。”

  “这很考验司机的自觉性以及平台的监管力度。”林先生坦言,目前,许多顺风车平台仅能通过优化平台规则方式确保自身合法合规运行,但对司机多平台接单的做法监管较弱。

  律师说法

  遇上类似情况 市民可向有关部门举报

  “滴滴平台在其发布的《顺风车平台用户专属规则》(试行)中明确对车主通过其他渠道接乘未知人员的行为予以警告和扣减行为分的处罚。”北京大成(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思瑜介绍,从条款的设定来看,刘先生所遇司机通过“嘀嗒出行”另外接单的做法属于违约。

  陈思瑜分析,该司机行为所带来的最常见的隐患,就是因人数超出预期而影响乘客出行体验。另外,因订单分属不同平台,乘客无法获取额外搭乘人员的基本信息,在事先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合乘容易引起纠纷。一旦纠纷产生,乘客或需要跨平台协同处理,但受限于平台间竞争的信息壁垒,解决纠纷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可能较高。

  “若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可向平台举报。”陈思瑜建议,目前,多数打车平台均对司机跨平台接单的行为设置了处罚条件。同时,市民也可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举报。根据我市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顺风车属于非盈利性行为,若司机跨平台多次接单,其目的往往在于盈利,则显然违反了前述规定。“在此情形下,乘客可以将司机车辆信息反馈给当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经部门核实作出相应处罚。”陈思瑜说。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