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儿童岛。 (资料图)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 沈淑婷) 南湖公园内,增设的攀爬区内总能见到孩子们欢快的身影;海沧儿童公园里,木质童话城堡、绿色妖怪攀爬网吸引孩子们玩耍……今年以来,市政园林部门秉持儿童友好理念,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以儿童需求为导向,对我市公园因地制宜开展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建设工作。这是记者从今天上午市市政园林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截至去年底,我市已建成海沧儿童公园、翔安祥福儿童公园、舫山儿童公园等3个儿童专类公园以及5处公园内的儿童园,实现了全市各区都有儿童专类园区。今年初,市政园林部门制定了公园适儿化设施建设工作计划,在前期已开展公园儿童活动场所建设的基础上,分批推进公园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截至5月底,市政园林部门在集美区大学城带状公园、海沧区体育中心北侧公园等26个公园新增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接下来全市还将再新增36个公园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到今年年底全市将有143个公园设置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基本在适宜建设的公园实现“应设尽设”。
“希望通过该项工作的推进,进一步营造健康、安全、有趣的儿童游园环境,尤其满足学龄前儿童的成长需求,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等贡献园林力量。”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链接
设置儿童游乐设施 综合公园不少于3种
哪些公园适合建设学龄前儿童适儿化设施?
按照分类推进的思路,一是各区在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大于5000㎡的口袋公园设置适儿化设施,其他面积较小的口袋公园及距离居住区500米以上的公园根据实际条件设置。二是各类公园要因地制宜设置游乐场、沙坑、滑梯等不同种类的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游乐设施,综合公园设置不少于3种,社区公园设置不少于2种,口袋公园(大于5000㎡)设置不少于1种。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