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营养专家为高考生家长支招:避免碳水过多 别靠咖啡提神
2024-06-01 14:48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兰云丝 龚小莞 通讯员 钟婷婷)高考进入了倒计时,许多考生家长都为孩子的考前营养大花功夫,希望在饮食上为孩子的考试“加分”。考前该如何合理搭配,均衡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食品喜忌?近日,记者采访了几家医院的营养专家,听听他们如何为家长支招。

  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因肠胃炎影响考试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立群说,高考前的饮食要优先保证卫生安全,夏天气温较高,尽量不要吃生腌和凉拌菜,以防引发急性肠胃炎。

  每年高考,都有不少因为肠胃炎或腹泻影响考试的学生。厦门市中医院营养科中级营养师袁媛提醒,考生尽量不要尝试太多之前没吃过的食物,为保证食物安全,可以选择在家或者到学校食堂就餐,少食来源不明的外卖,减少外出就餐次数。烹调时,要确保食材充分加热和煮熟,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焖为主,减少煎和炸。

  其次要适当增加营养,微调就好,尽可能跟平时的习惯结合,不要做太大的改变。因为学生自己的饮食习惯形成已经有很长的时间,突然改变不一定适应得了,反而会制造焦虑。

  碳水过多容易犯困,每餐都要有蔬菜

  林立群提醒,不少考生由于碳水吃得太多,血糖升高太快容易犯困,但碳水不够又容易低血糖,都会影响考试的发挥。吃得太油腻,或者大鱼大肉,相对比较难消化。归根到底还是要饮食均衡,主食粗细搭配。

  如果平时没有吃杂粮的习惯,可以在大米里少量加一点相对好消化或味道相对易接受的燕麦米、小米煮粥,或者煮杂粮饭,按1/5-1/3的比例添加,口感相对会好一点,考生较容易接受。

  此外,尽量每一餐都有蔬菜,蔬菜既能饱腹,又能减缓血糖升高,蛋白质和脂肪也要有。各餐应以“蔬菜+优质蛋白食物+主食”为主,食物多样营养更均衡,建议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再加上适量的蛋白质食物如鱼、禽、肉、蛋、奶、豆类,以及适量油脂,可确保饱腹感。袁媛也介绍,家长可以按照每天300克-500克的蔬菜,150克左右的肉类,300克-350克的碳水进行配比。

  别迷信功能性饮料,白开水、矿泉水最好

  眼下正值盛夏,补充水分对考生来说也必不可少。袁媛建议考生可以适量补水,少喝饮料,也不要盲目迷信功能性饮料例如红牛之类。也可以帮助考生养成定时定量的饮水习惯,高考期间,也要适当控制饮水,避免频繁上厕所,优先选择白开水、矿泉水之类。

  林立群也表示,不建议考生通过喝大量的咖啡、茶来提神。有些学生平时喝惯了这些,影响不会太大。不经常喝的,或者是明确自己咖啡因代谢较慢的,喝一点容易失眠。短期内通过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题海战术,其实得不偿失。

  考前不必“大补”,营造轻松自然饮食氛围

  袁媛说,在食物选择上,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对大脑功能也是有益的。此外,有基础疾病的考生也要注意特定食物的摄入,食物过敏的学生要严格避免过敏原,例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坚果、海鲜等。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考生,也要注意乳制品和牛奶的摄入。

  针对睡眠质量不佳的学生,饮食方面也可以相应调整。晚餐尽量避免使用油腻、油炸和辛辣的食物,减少咖啡因和糖分的摄入,注意茶类的摄取。晚餐后可适量食用牛奶、香蕉或是全谷物食品,有助于促进睡眠,舒缓神经。

  袁媛提醒,考前不少家长比孩子还要紧张,频繁地提倡大补或者提醒孩子补充营养。建议在营养摄入方面,家长尽量保证平和的心态,稳定每日食谱,营造一种轻松自然的饮食氛围,尊重孩子意愿,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

  【看过来】

  考生一日三餐 可以这样安排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立群介绍,一日三餐可以这样安排,例如早餐菜包、豆浆/牛奶、鸡蛋简单搭配,比较壮实的学生稍微加一点,如吃两个鸡蛋。尽量不要吃油条、炸饼之类难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胃肠功能较弱的,更容易导致腹泻等症状;午餐:米饭/面条/馒头、蒜香生菜、虾米冬瓜、豆腐、肉丸子、蒸鱼;晚餐:杂粮饭/杂粮粥、卤鸡腿、肉沫茄子、清炒上海青。下午可以增加一些点心,如一杯小酸奶等。

  有些食物还有助于考生缓解考前的紧张情绪,像富含钾、镁、钙,以及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五谷杂粮、绿色蔬菜等。巧克力可以吃,但是建议吃低糖或无糖黑巧克力。也可以喝些牛奶保证钙质的吸收,如果牛奶喝不了,可以选择舒化奶。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