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走出考场的考生。 记者 刘东华 摄
■专家监测分析考场内外无线电信号。
■谢翠华母子与所送考生合影。
■高考最后一天,不少家长穿黄色衣服,寓意“走向辉煌”。小娴 摄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郭文娟)今天是高考最后一天。经历了前两日的“开门红”、“一路绿灯”后,今天,考生家长着装主色调开始“走向辉煌”。
今天,高考开考四个科目,上午和下午各两科,分别是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不过,因为选科组合不同,有些考生上午就可考完全部科目,有些下午还有考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我省从2021年开始实施新高考,考试时间从过去的两天增加到三天,考生根据“3+1+2”模式选科共有12种组合。所谓“3+1+2”是指: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选考科目就是“1+2”,“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2”为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两门。
今天高考结束后,考生须及时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的信息,包括查分、公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填志愿等,都将在这个网站进行。高考成绩由考生本人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目前尚未明确何时“揭榜”。往年,一般高考结束当月24日左右会公布成绩,具体请以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为准。
点评
英语有点难 作文题是帮“李华”写信
昨天考的英语科目,福建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I卷。不少考生反映,英语有点难,难度主要集中在听力、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等方面。
今年,福建考生的高考英语作文题又是帮“李华”写信。题目要求: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术老师带你去公园上了一节美术课。请你写一封信给Chris,帮他给外国朋友介绍去公园上了美术课之后完成的作品和感想。
因为长期出现在英语作文题中,“李华”已成为考生们熟悉的老朋友。昨天,有考生走出考场后开玩笑:“李华,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封信是你自己写的,不会说英语就不要交那么多外国朋友了!”
昨天,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了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评析认为,今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继续加强内容和形式创新,优化试题设问角度和方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命题选取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语篇,通过设置真实易懂的试题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以及使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注重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多项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比如,新课标I卷读后续写题综合考查了“读+写”的语言技能,引导学生协同发展各项语言技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记者 郭文娟)
幕后
启用智能管控 防范考试作弊
今年高考,厦门市无线电管理局在利用固定监测站监听、监测车巡查考点的基础上,启用智能无线电考试作弊信号管控系统,对全市26个考点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全覆盖实时监测。
考前,市无线电管理局对销售场所开展执法检查,现场查看是否涉及销售考试作弊相关的无线电设备,强化考试作弊无线电发射设备源头管控,同时做好普法宣传。同时,提前开展各考点全覆盖频率监测,分析排查不明信号,制作重点频段电磁环境背景模板,全面掌握考点周边的电磁环境态势。
高考三天,市无线电管理局持续加强对考场周边电磁环境监测,排查和查处不明信号,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等行为,为考生创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文/记者 郭文娟 通讯员 翁顺东 图/市无线电管理局)
提醒
内部招生不可信 个人信息要保密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比如,以“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特殊渠道录取”等为幌子的行骗手段,均是不可信的。教育部提醒,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招生”“花钱保送”,考生及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
教育部还提醒,高考是考生人生重要的一次考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考生们应谨慎保管个人准考证号、登录密码等重要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防范不法分子违法利用信息,侵犯个人权益。
特写
爱心送考生
母子齐上阵
“儿子跟我一起参加爱心送考,很欣慰,同时,也希望我们送考的两名考生取得好成绩。”6月7日早上7点多,跟儿子包回归同时接到考生的联亿出租车公司驾驶员谢翠华开心地与考生合影,并预祝考生金榜题名。
谢翠华今年51岁,多年前就参加过爱心送考行动,这些年也一直积极参加公司发起的各项爱心活动。6月4日,她到公司换新车上岗证时,得知公司正在组织“2024高考服务车”爱心送考活动,当即报名参加。包回归也是联亿出租车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今年27岁的他开4年出租车了。得知母亲参加了爱心送考活动,他也报名参加。
6月6日,母子俩收到了结对成功的消息,分别送家在城市职业学院附近和前埔南小区的2名考生前往科技中学考点。得知结对成功,包回归很激动,还交代母亲:“今晚早点睡,明天早点起来,好好送孩子们进考场。”
6月7日早上6点,包回归就起床了,将车内整理干净,将“高考爱心服务车”的牌子放好并系上绿丝带,然后精神饱满地跟母亲一同出发,分别接送各自的结对考生。
“高考爱心车活动,我已经做很久了,我希望我的儿子也能传承下去。”谢翠华说。
(记者 林珊 通讯员 李凌云 陈佳兴)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