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洪恒亮)入伏后,高温天气在全国多地持续。近日,有市民收到所谓“高温补贴”领取通知,结果被骗4900元。昨日,厦门警方发出预警,提醒市民提防此类骗局。
【案件】
员工登记申领“高温补贴”被骗
6月28日上午,厦门某公司职员余先生的企业邮箱收到一封邮件,名为“2024年XX(公司名称)职工夏季高温补贴发放细则”,发送邮箱是公司的内部邮箱,文件名上还有公司名字,余先生没有多想。
邮件文件内容大致为:根据相关规定,我司现已展开高温天气职工防暑降温工作,对所有在职人员发放高温补贴。根据“发放标准”,余先生每月可以拿到600元至800元的高温补贴。他按照“提示”,打开支付宝扫了邮件下方附带的二维码,在跳转的“登记页面”,他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码进行“登记申领”。
随后,余先生手机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验证码短信,但将验证码填入相关界面,网页却显示验证码错误。同时,他的手机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卡内的4900元被转走。他赶紧查看了公司群通知,才发现公司行政部发送了相关防骗提醒,让员工不要扫码进行操作,被骗的余先生立即拨打110报警。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提醒】
勿轻信各类补贴申领信息
据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统计,近两年,这类冒充高温补贴的骗局都有出现。骗子通常以单位名义发送“领取高温补贴”的邮件或短信,并附上操作流程、发放说明或申领须知,让受骗人扫二维码或打开链接网址,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在获取受骗人的支付密码后,迅速转走其账户资金。
厦门警方提醒广大在职员工,高温补贴是指企业单位依照相关部门要求,给予在高温天气环境下工作的劳动者的劳动津贴,发放高温补贴的时间一般为每年6月至9月。任何单位发放高温补贴均不需要个人申领,公司职员如果接收到类似可疑邮件或短信,务必在第一时间与所在单位相关部门核实。
此外,不要轻信各类补贴申领、发放的信息,不要打开和扫描来历不明的邮件或二维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各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检查企业邮箱的登录模式,必要时开通安全认证、二次认证功能或更改登录密码。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