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深入践行“三库+碳库”生态理念 大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格局
2024-07-30 07:22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袁舒琪)

  海沧天竺山下,放眼望去是一片花的海洋,近百家花卉苗木企业汇聚于此,发展出“花”样经济;同安区古坑村,三角梅的潜力被充分挖掘,国家地理标志“同安红”不仅红了古厝,红了村民生活,古坑村也成为网红打卡地……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近年来,厦门深入践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绿色生态理念,牢记嘱托、逐绿奋进,推深做实林长制,健全“林长+”工作机制,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打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格局,不断放大生态效益,走出一条生态好、产业兴的动能转换之路,构建具有厦门特色的林业发展体系,让生态红利惠及千家万户。

  各级林长全覆盖

  织就护绿 “天罗地网”

  林地56026公顷,省级以上公益林43.51万亩,天然林2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29.30%……依山傍海,优秀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厦门独特的森林资源禀赋。

  如何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厦门高位推动、高点谋划,建立了市、区、镇(街道、林场)、村(社区、工区)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并实行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双林长”与分管领导分片负责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林长制。此举不仅明确了各级林长的工作职责,压紧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还有助于自上而下、全市“一盘棋”、全链条衔接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目前厦门市林长总数739人,已实现各级林长全覆盖。

  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涉及范围广、部门多,为凝聚部门合力,我市还建立起部门协作机制——“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厦门印发《市级林长办公室及协作单位成员》,明确林长制协作单位工作职责,转变单打独斗旧格局,开创齐抓共管新局面。

  复绿护绿,让“生态绿”成为厦门最耀眼的城市底色。为从源头上强有力地监测监管、保护森林资源,我市还将森林资源网格化,并采取调配基层护林员、运用高科技手段等方式。截至目前,厦门已分配护林员700余名,建立全市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市网格覆盖率100%。搭建了“厦门市林长制网格化智慧管理平台”,推广应用“林长通”巡护App,开启智慧护绿新模式,向科技借力,全面提升森林管护水平。

  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双平衡

  绘就绿富同兴篇章

  让“绿力值”澎湃最强动能,在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保护森林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我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产业发展,释放生态红利,探索“绿色富民”发展新道路。

  盛夏时节,同安区古坑村各色三角梅簇拥绽放,田园美景引来了如织游人。几年前,作为同安区第一个转产转业示范村,古坑村开展林地经营权流转300余亩,引进千日红园艺有限公司进驻古坑三角梅产业园,并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法人代表的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广泛发动村民参与种植,创新“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让三角梅更广泛地在越来越多的村居和田间地头绽放。古坑村现有三角梅品种400多种,苗木盆栽远销全国,年产值达3000万元,村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海沧区洪塘村赤土社结合乡村振兴和片区发展规划,通过集中流转387亩闲置林地,打造集“赏花+研学+休闲+康养”于一体的天竺山花海观光园生态旅游项目,首期投资3350万元,项目每年可带来60万人流,带动生态旅游消费超过一亿元……

  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厦门从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双平衡”出发,积极打通“两山”路径,让更多的“绿色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富民产业不断壮大。

  当前,厦门还在积极探索森林、城市园林生态系统固碳、增碳路径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譬如,海沧区与泾源县合作完成云杉、油松、杨树等为主的碳汇储备林种植1446亩,项目申报国家级的碳汇林项目,拟在全国推广;同安区军营村创新试点碳汇服务驿站,开发出碳汇面积共计5715亩,为村集体增加了碳汇收入,探索片区生态公益林开发碳交易产品;翔安区与建行厦门市分行紧密配合,主办“共建数字经济 践行绿色金融”的碳中和行动,倡导数字人民币购买碳汇,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 吴郁莹,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