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白交祠村立足原生态资源 走出绿色发展之路
2024-08-14 08:14 来源:厦门日报

  美丽的白交祠村。(夏海滨 摄)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郑素描 杨艳)眼下正值暑期,海拔近千米的同安区莲花镇白交祠村成了不少市民的避暑胜地,村内民宿、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尤其到了周末,数十家民宿更是“一房难求”。

  赏云海奇观、逛梯田茶园、尝农家美食……村里常有游客背着相机走走停停,还有不少城里老人在此中短期旅居。这番乡村旅游的蓬勃景象,成为这个曾经的边远山村脱贫致富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白交祠村策划生成高山寻樱、星空露营、“认领一块地”等特色文旅项目,充分利用本村旅游文化资源,以人流增加经济流,“云上白交祠”的乡村旅游招牌越擦越亮。去年,白交祠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6万元,人均年收入达4.36万元。

  立足绿色生态环境

  注入乡村旅游动能

  “只要在有树荫的地方就不会感觉到热,都不需要空调和风扇。”从岛内驱车到白交祠村的市民罗女士说,这里空气清新、温度舒适,是个避暑好去处。

  村内的云海山居民宿负责人杨亚勇表示,“凉快”正是大部分游客对白交祠村的第一感受,“气温比山下低7℃到8℃”。他介绍,7月以来,游客明显增多,大部分都是亲子家庭,主要来自岛内或同安城区,还有一成左右的游客来自漳州、泉州等周边城市。

  走向陡峭的百丈崖,三面环山,幽谷兜住翻涌的云雾;踏入层层叠叠的梯田,3500亩茶园带来清新感受,还可向村民购买新鲜茶叶;登上海拔985米的光明顶,这里正在打造“厦门海拔最高的赏樱平台”,目前已举办四届樱花节;沿着叠水步道一级级往上走,耳边溪水潺潺,满眼竹林苍翠……在高山上,绿色生态环境成为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法宝。

  白交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金全说,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30多年前,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砍伐树木到城里售卖,山上光秃秃一片。如今,在“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生态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白交祠村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村庄的改变,离不开村民们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杨金全表示,旱厕填埋、家畜圈养、屋顶“平改坡”、房前屋后整治等一系列工作落实,都离不开村民们思想的转变。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们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吸引越来越多人气、财气。

  针对农村垃圾治理的难点,白交祠村把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类,并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同时,在村中设置环境美化“红黑榜”,农户房前屋后卫生情况一目了然,有效激发村民自觉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

  如今清澈的徐水垵水库,十年前是个“黑水潭”。为此,村两委班子带领200多名群众清理垃圾、埋设截污管、植树绿化,还建设了步栈道,实现“污点”变“亮点”,不但为村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还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景点。

  环境美了,人气来了,产业活了。接下来,白交祠村将着力打造文化街区,不断激发村民归属感和认同感,深入开发白交祠村旅游功能。杨金全说,在这充满希望的高山上,村民们正携手并进,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奋力前行。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