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指挥高劼带领合唱团拿下冠军 点赞厦门音乐土壤
2024-08-19 15:36 来源:厦门晚报

  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在宏泰音乐厅举办音乐会。

  高劼(中)率团在新西兰夺冠。

  厦门网讯(文/厦门晚报记者 林晓云 图/受访者提供)近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赛中,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创建人、艺术总监兼常任指挥高劼,率成都美歌者童声合唱团斩获C1-儿童合唱组冠军、C27-有伴奏民谣组金奖。

  今年,是厦门爱歌室内合唱团成立8周年。“10年前,不敢想象会有人买票来听合唱音乐会。”他说,合唱就像电影、话剧,是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要把合唱变得高大上,其实它和郭德纲相声一样”。

  厦门音乐土壤非常棒 各种合唱类型都有一席之地

  近年来,合唱在厦门高速发展、百花齐放,各种风格的合唱团都能找到追随者。高劼说,在这次世界合唱比赛上发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了参赛歌曲的选择上,“很多中国合唱团带着传统原生态的歌曲,和其他国家在赛场上碰撞交流,比如改编自云南、四川的民歌。”

  他说,厦门合唱在全国很有代表性,各种类型都有一席之地。比如纯女声合唱团、从高校到小学的合唱团、走爵士流行风格的合唱团、主攻西方经典音乐改编及流行曲的合唱团,他创建的爱歌室内合唱团则是把传统和现代结合。

  “厦门的音乐土壤、生态环境非常棒,对学生而言,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合唱的发展支持力度很大。”他说。爱歌室内合唱团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学过音乐,但不一定是科班出身,还包括业余音乐爱好者。2016年爱歌室内合唱团刚创建时,只招募到十余名团员,虽然面临声部不齐、场地没着落、经费困难等困境,但并没有耽误他们登上舞台。经过半年锤炼,2017年1月他们在鼓浪屿音乐厅举办了“爱歌”处女秀——“爱的奉献”专场音乐会。

  首场音乐会意外爆红 听众在合唱中找到共鸣

  高劼工作忙碌,除了排练“爱歌”,常年受邀到各地指导当地的合唱团,比如江苏、山东、四川等地。在厦门生活了20年,他最想做的就是挖掘闽南音乐、做两岸文化使者。2017年至2019年,他特意前往台湾学习合唱。

  去年,喜欢辛弃疾的他计划开一场“诗意人声”为主题的音乐会。刚开始遭到“爱歌”团员的反对,觉得选曲太深奥,演唱诗词不会有太多听众,吸引不了年轻群体。然而结果令人意外,第一场音乐会在福州取得成功,含蓄内敛的《越人歌》、缠绵曲折的《秋风辞》、曲调悠长的《青玉案·元夕》、气势磅礴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音乐会上座率很高,传统文化让每个听众都能在合唱音乐中找到共鸣。

  高劼认为,合唱团要发展得好,一定要能凭自己实力“造血”。“我们用开音乐会的收入来购买新的作品。”他说,让听众愿意花钱买票来听的音乐会肯定是值得欣赏的,他的音乐会不是“教听众什么”,而是让听众享受合唱、引发思考。现在,“爱歌”举办的音乐会,听众中有很多是参与过合唱团的大学生以及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