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咖啡连锁品牌的9.9元产品颇受欢迎。图为一家瑞幸门店货架上摆满外卖咖啡。
编者按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刘佳盈 见习记者 吴锡远)作为世界最流行的两大饮品之一,咖啡凭借独特的风味和文化,收获了众多粉丝。厦门的咖啡文化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年前。据了解,咖啡由南洋传入厦门后,深受时髦人士喜欢,在《厦门指南》《厦门工商业大观》等书中,均对咖啡馆有相应的记载。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咖啡产业的地区之一,厦门的本土咖啡产业与文化近年来不断发展,创造出独属于厦门的“咖啡密码”。本报今起推出“鹭岛大咖——关注厦门咖啡经济”特别策划,看拥有“从豆子到杯子”全产业链基础的鹭岛,如何抓住咖啡产业发展的机遇,让厦门的“咖位”越来越高,为咖啡市场注入更多动力和活力。
“9.9元的瑞幸变少了,我最爱的橙C美式怎么不参与活动了?”昨日上午,在软件园二期工作的“00后”程序员陈舒仪刚到公司准备点一杯咖啡,却发现之前一款常喝的9.9元咖啡价格变为13.05元。虽然有的品牌开始收缩优惠,但当前我市咖啡市场价格战正酣,有的品牌单杯最便宜仅需4.39元。
咖啡是消费品类中竞争最激烈的赛道之一,近年来各品牌用不断变化的价格战抢占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目前有1200余家咖啡店,是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厦门的咖啡店如何应对价格战?9.9元一杯的咖啡还能喝多久?在行业发力质价比的生态下,厦门的咖啡比拼又会如何发展?
有些品牌9.9元品类收缩
有些品牌单杯仅需4.39元
“我选择瑞幸咖啡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9.9元的价格。”陈舒仪和同事表示,早在今年春节后,他们就发现9.9元的优惠券经常要通过添加客服才能够领取,而之前9.9元一杯的“冰吸生椰拿铁”和“橙C美式”等也已不在她附近店铺的优惠名录中。
“我们现在每周可以领取5张9.9元的优惠券,每天生效一张,但不同店铺、不同产品使用9.9元优惠券的情况也不同。”瑞幸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部分门店点单时可直接使用优惠券结算,部分则需要进入“每周9.9”专区下单,优惠产品范围也有所不同。
瑞幸9.9元咖啡品类的收缩,也让更多消费者转投其他品牌的“怀抱”。“咖啡市场这么‘卷’,连星巴克都降价了,不一定非要选择瑞幸。”陈舒仪说,自己现在买咖啡就像“打游击”一样,要把周边每家店铺都浏览一遍,最后挑一种最便宜的。
当前,除了瑞幸与库迪之外,挪瓦咖啡、Tims天好咖啡都上架了9.9元产品,麦当劳和肯德基也都进一步加码咖啡业务。此外,茶饮品牌也不甘示弱,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以更低的价格占据下沉市场,目前在厦门已开3家门店,单杯咖啡最便宜仅需4.39元。
新品牌进军厦门“分蛋糕”
社区店不盲目跟风“卷价格”
在体量相对庞大且都在“卷价格”的厦门咖啡市场,依旧有新品牌进入期待“分一块蛋糕”。今年2月在井冈山开业的一个咖啡新品牌目前准备进军厦门市场,计划在厦门理工学院思明校区附近开一家分店。
“我们主打的咖啡售价只需9.8元。”品牌负责人林宥说,他们目前选用的咖啡豆主打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这种咖啡以其优异的品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咖啡之冠”。相比进口咖啡豆,这种咖啡豆成本更低,更具竞争优势。
但也有部分咖啡店表示,面对大品牌的价格战,他们会维持自身定位,不参与其中。位于嘉禾粮库文创园的BaristaHonor咖啡店和万象城附近的BeNormal咖啡店都已在厦门经营多年,店内咖啡售价均在20元以上。“社区咖啡店做的多是熟客生意,所以最主要的还是靠做好核心产品,专注于咖啡的质量。”BaristaHonor咖啡店主崔女士表示,价格战对于社区咖啡店的客源有一定影响,但盲目低价吸引客源的做法并不可取,他们也在积极寻找优势,向“咖啡+”的融合消费场景逐步发展。
收缩优惠主要因为利润下降
低价带来流量但非长久之计
在松柏经营咖啡店8年的文琴告诉记者,瑞幸等连锁品牌之所以可以长期打价格战,得益于其背后的供应链支撑。“虽然低价的做法给相关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粉丝,但低价战略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文琴表示,当下各大品牌收缩优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利润下降。她说,一杯普通咖啡的成本约为6元至7元,连锁品牌会更低,单杯利润率大致在20%到30%之间。此外,今年咖啡豆主产国越南、巴西等遭遇了异常天气,咖啡豆大量减产,最常见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价格在一年内上涨了三成,“加上连锁品牌大范围扩张,也使得经营费用水涨船高”。
“价格战不是坏事,这会培养起更多人的咖啡消费习惯。低价福利会在一次消费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从长期看,消费者的选择还是广泛且随机的。”文琴说,尽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但在近些年的市场培育之下,咖啡消费群体规模也在快速增长,“未来的厦门咖啡赛道,表现依旧值得期待。”
数据
去年中国人均消费16.74杯
今年产业规模或达3133亿元
“世界咖啡门户”公布报告显示,在2022年到2023年的24个月里,东亚品牌咖啡店市场门店数增长了12%,达到了11.9万家,其中中国市场49691家,占比达42%,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品牌咖啡店市场。厦门市烘焙与咖啡协会理事长黄惠安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拥有1200余家咖啡店,是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近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今年预计增至3133亿元;2016年,中国人均消费咖啡9杯,2023年上升至16.74杯。
记者手记
横向拓宽纵向深入 在价格战中找新出口
瑞幸咖啡的第10000家与第20000家地标性门店分别在厦门与北京。和普通门店不同,这两家旗舰店增加了“万店限定”的产品,包括2款手冲咖啡和7款瑰夏咖啡豆,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也向星巴克等传统高端咖啡品牌的领地发起挑战。
下调价格是为了从横向拓宽市场,上调价格则是为了从纵向深入市场。包括瑞幸在内的品牌通过不断变动的价格全面打开市场,这是咖啡细分市场不断发展的体现,也是中国咖啡市场大众化与高端化融合趋势的反映。
“9.9元”给消费者形成了较低的价格认知,从长远来看,一个良性的市场终归要回到合理的价格区间。厦门这座城市里的“大咖”们需要在价格战的缝隙中,寻找新的出口,让消费者的注意力从价格转移到品牌价值,打造真正的厦门咖啡精品。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