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住房和建设局开展“点题整治进社区”活动 为居民、物业、责任部门搭建零距离的交流平台
2024-09-02 09:29 来源:厦门日报

  同安区和谐天下小区,在“茶桌仔”互动中,居民与物业企业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热络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扫码关注“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微信公众号

  回访人员现场查看和谐天下小区公共收益公示情况。

  在绿苑新城小区,回访人员现场查看出租中的物业管理用房。

  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柯笛)8月23日上午,同安区和谐天下小区的中庭凉亭下,支起了两张“茶桌仔”——市纪委监委和市住房和建设局的“点题整治进社区”活动,邀来了小区居民、物业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就居民关心事零距离进行交流。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整治物业公司侵占业主公共收益、收入及分配不公开等问题,是今年“点题整治”项目之一。通过居民与相关部门深度互动,可以更深入了解到群众的意见建议,市纪委监委将督促相关部门梳理群众反映问题的堵点、难点,推动“点题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入,涉及部门履职作风问题的,也将持续关注、督促落实整改,让居民对“点题整治”可感可及。

  积极互动交流 现场氛围热烈

  红茶散发着淡淡清香,随着热气袅袅飘散。市住房和建设局、同安区住建和交通局、美林街道、怡海社区、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等的相关负责人和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市党风政风监督员一起,向居民们介绍了“点题整治”相关情况,听取居民意见。

  居民陈先生第一个发声,“自从小区的快递柜被撤走,我们取快递要走老远,有时候加班回来晚,快递点已经关门,太不方便了。”话音刚落, 其他居民纷纷点头。物业经理回应,由于前期设置快递柜时没有征求全体业主意见,程序不合规,“点题整治”中,物业公司已完成整改并征求全体业主意见,接下来将按规定重新引入相关设备,不仅方便业主,也可为小区增加公共收益。物业经理还表示,在新快递柜到位前的过渡阶段,作为应急措施,部分快递急件也可以临时存放在物业服务中心。

  在有来有往的交流中,居民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一位居民问:物业的规范管理,离不开业委会的监督,但小区业委会筹备一年有余,为什么还没能成立?他希望能向业主公开更多小区业委会筹备工作的信息。美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小区入住率不高,租客比例较大,有些申请成为小区业委会候选人的业主无法通过资质审核,还有一些申请人没有实际入住,这些因素导致了相关工作推动迟缓。随后,几名业主对制定业委会章程作出提议,市党风政风监督员也就街道、社区应加强指导方面给出了建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列出问题清单 督促推动解决

  互动中,居民们不仅了解了小区公共收益以及“点题整治”推进情况,也为小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小区环境、管道入户、物业服务……对居民反映的每个问题,主管部门和街道、社区都认真记录,耐心与居民沟通交流。

  现场,还有不少居民饶有兴致地阅读“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宣传展板,扫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表示回去整理相关材料后再留言反映。“‘茶桌仔’这种互动形式很接地气!”居民邹先生说,在宽松的氛围里,业主反映问题更真实、更全面,相关部门剖析信息、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时也就更具有针对性。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监督台里听民生”,到“点题整治进社区”,采用闽南地区特色“茶桌仔”形式,让“点题整治”深入到小区里,来到群众身边,居民们畅所欲言、反映诉求,各级部门和物业企业也进一步听取大家的意见,多方的声音都得到充分表达。“居民提问题,部门有回应”,信息互通后,也更有利于及时落实、推进工作。接下来,市纪委监委将把居民反映的情况整理成问题清单,由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把问题“领回去”,“认真对待,推动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回头看

  引入项目程序不合规?重新征询业主意见

  擅自改变管理用房用途?收益已归还业主

  今年5月,为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点题整治”专项工作,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明确联合重点整治5大类问题,除公共收益收支不透明,公开不及时、不到位,内容不明晰,去向或用向不清;物业公司占用公共空间、擅自改变管理用房用途;物业公司配合审计不到位,公共收益资金转存不规范等“点题整治”重点内容外,还延伸了日常专项维修资金、公摊水电费违规使用和分摊、公示缺失,以及物业矛盾纠纷化解不到位等问题。

  “点题整治”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依托“厦门党风政风监督台”,收集到不少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群众反映。近日,市纪委监委组织市党风政风监督员、本报“监督在线”记者等,对其中两起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开展末端监督。

  1

  问题回顾

  利用小区公共空间经营 未规范征询业主意见

  利用小区公共空间开展商业经营,却未经过业主大会征询全体业主意见——同安区和谐天下小区居民反映称,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公共部分的认定和开发利用“没有章法、未按规范公示”,侵害了业主权益。

  经同安区住建和交通局核实,2022年9月,厦门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科物业”)与同安区美林街道怡海社区居民委员会签订临时管理期物业服务合同,为和谐天下小区提供物业服务。在此期间,万科物业利用小区公共空间进行经营:在小区门口投放2台无人贩卖饮料机,在小区内设置丰巢、鸟箱2个快递柜,在电梯轿厢内投放广告93处。上述收益万科物业均按季度公示并上传至物业管理综合平台。但万科物业在选聘广告商、设备投资商时,确实没有相关招投标手续,相关决议也未经业主大会表决同意,程序上不合规。

  在同安区住建和交通局、美林街道等部门的督促下,万科物业对存在问题立行立改。

  走访

  查看问题解决进展 相关设备已拆除撤场

  整改成效如何,业主是否满意,便民项目进小区的机制将如何规范?近日,市纪委监委组织回访。

  在和谐天下小区内,回访人员注意到,丰巢、鸟箱快递柜和无人贩卖饮料机等已拆除,电梯内未见广告牌。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10日接到相关通知,7月24日前已和相关商家解除合同,随后完成相关设备的拆除撤场。

  物业企业为何要自行设置这些收费项目?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9月,万科物业竞标入驻和谐天下小区后,发现该小区公维金紧缺,小区内路灯不亮,地库堆放大量垃圾杂物,部分高层住宅电梯无法使用,二次供水也出现故障,小区前期物业管理处于“瘫痪”状态。为实现小区正常运转,万科物业主动寻求外部厂商入驻小区,利用公共空间盘活闲置资源,增加小区公共收益。

  回访人员现场查看相关经营合同,电梯广告、快递柜、无人贩卖饮料机等系万科物业2023年6月起引进的。通过查看公共收益收支明细等台账及物业管理综合平台,回访人员发现,万科物业经营收益的9万余元,均已存入专项维修资金专户,并已进行公示。

  回访人员问,利用公共空间增加小区公共收益,是否征询业主意见?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同步将相关招商信息通过宣传栏、业主群进行公示,但没有召开业主大会,也未公开招投标。该负责人坦承,这方面确实存在不足。

  进展

  线上线下征询业主意见 对公共收益及时规范公示

  8月23日,回访人员再次来到和谐天下小区。同安区住建与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规范后续运营管理,由怡海社区牵头,万科物业配合,认真梳理和谐天下小区公共空间清单,并通过“小区业主投票助手”小程序、入户走访等方式,就设备投放事宜征询业主意见。截至目前,82位业主通过线上表决,198位业主通过线下表决,同意238票,通过率85%。

  万科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按规定程序对小区可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共部分进行综合利用,并将合同、收益等相关情况及时在小区显著位置、业主微信群等公开公示,提升业主知晓率。

  同安区住建与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加强小区管理,将由区住建局牵头,街道、社区配合,对万科物业服务情况进行督查检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及下一步措施。一方面,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小区业委会组建工作;另一方面,要求社区切实履行代管职责,督促物业落实合同中有关承诺的条款。

  回访中,在四五年前入住小区的业主陈先生对整治情况竖起了大拇指。“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地下室和通道也变得整洁。希望物业公司接下来把反映的问题解决好,及时进行反馈,让业主们生活得更有幸福感。”陈先生说。

  2

  问题回顾

  占用小区公共空间 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

  小区居民楼的架空层被物业公司占用作为物业管理用房,而原本规划中的物业管理用房却被出租给他人使用——海沧区绿苑新城小区居民反映称,物业公司行为损害了小区全体业主的权益。

  接到小区居民反映后,海沧区住建和交通局、海沧区整治工作专班通过约谈、实地核查等,发现该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厦门海投物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投物业”)确实存在“占用公共空间、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行为。

  经相关部门督促整改,海投物业于6月15日搬离所占用的架空层,并于6月17日将出租物业管理用房所产生的收益所得存入市住建局专户。6月18日,嵩屿街道综治办联合区住建和交通局、嵩屿街道综合执法队、海景社区进行复查,现场确认已完成整改。

  走访

  物业办公场所已搬迁 公共收益归还全体业主

  相关整治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后续如何进一步规范管理?8月21日,市纪委监委组织回访。

  在位于小区中央地带的16号楼一楼,回访人员注意到,架空层内已经基本搬空,入口处的玻璃门上张贴公告称:物业管理服务处已搬迁至18号楼104。

  海沧区住建与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走访人员,接到小区居民反映后,区住建局分别于4月30日、5月14日对海投物业进行多次约谈,5月31日正式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同时,海沧区整治工作专班通过资规部门调取小区相关资料,核查工程图纸等信息时发现,自2014年底小区三组团交房后,海投物业作为第一届物业服务企业正式入驻,在16号楼一楼约140余平方米大小的架空层中办公,前期规划物业管理用房位于3号楼外围一间店面,多年来出租给一家口腔医院使用,存在擅自改变物业管理用房用途并占用小区架空层,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入驻该小区时,该处架空层被当时的开发商作为物业客服中心交付给我们使用至今。”海投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回访人员,得知存在占用行为后,他们第一时间清空撤离该架空层归还给全体业主,并自行租赁场地作为物业管理服务处、物业客服中心等。

  走访人员看到,目前,3号楼物业管理用房仍被出租使用。该负责人表示,完成相应整改期间,海投物业就物业管理用房租赁事宜入户向全体业主进行意见征询。在一份《关于绿苑新城物业管理用房对外租赁相关问题入户意见征询结果公示》中,69.38%的业主参与意见征询,其中62.1%的业主同意该物业管理用房对外租赁,同时,交房至今产生的租赁收益所得,按《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分配并归还业主。海投物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本期租约将于2027年到期,届时将再次公开征询业主意见。

  进展

  征询业主意见改造架空层 提升居民小区管理参与感

  回访中,海沧区住建和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海沧区整治工作专班于5月10日成立后,联合街道、社区、物业形成四级联动,通过受理群众投诉、物业企业自查自纠、区整治专班和街道督导核查等渠道,进一步收集并推动解决长期困扰物业企业、业主的难题。截至目前,全区161个物业小区核查发现问题1008个,已完成整改982个、办结率97.42%。

  整治效果好不好,小区居民说了算。目前,针对绿苑新城小区16号楼一楼架空层的用途规划,海投物业正面向全体业主开展意见征询。“居民可以在架空层开展健身、舞蹈、棋牌等活动,或把架空层改造成多功能活动室……物业公司草拟了好几个方案,让我们根据意愿进行选择。”业主林先生说。

  架空层是小区公共空间,如今不仅归还业主使用,还有机会改造成更丰富的活动空间,不少业主对此表示非常高兴。林先生告诉走访人员,物业公司挨家入户征询业主意见时,作为小区业主,感受到物业整改决心的同时,也为自己能更深入地参与到小区管理与决策中感到安心和舒心。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