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人 | 彭聪慧的惠农情
2024-09-05 07:53 来源:厦门日报

  彭聪慧(右)到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金融需求。

  彭聪慧

  彭聪慧

  1978年生,厦门同安人,2001年入职农业银行,现任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同安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农业银行 “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优秀支行行长。

  同安滋养哺育了我,希望能用自身的力量,让同安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田园更美。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本美 实习生 吕萌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46岁的“老农金”彭聪慧,又按捺不住“爱钻研”的性子。最近他反复思考:如何让自己的金融知识更好地与富美新同安建设同频,在“一村一品”基础上,为农民致富增收再拓新路。

  过去20多年,彭聪慧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同安基层一线,琢磨如何用手中的金融利器,让农民的生活更便利,日子过得更红火。

  当然,他与厦门农行的尝试也颇具成效、亮点频频:设立全市首家“金穗惠农通”服务点、万人购农业碳汇、金融助理赋能“一村一品”、首家落地“三资管理平台”、牵头设计壮大村集体项目融资方案……

  村民们竖起大拇指:农行点子多,扎实办实事。彭聪慧说,是同安这片沃土,不断提供灵感和启发。而他,和千千万万服务乡村振兴的同事一样,都是金融力量的传递者。

  毕业返乡只为学有所用

  值守金库经历让他豁然开朗

  彭聪慧23岁那年,从湖南大学毕业的他,没有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回到了厦门,进入农行工作,工作地点在距离本岛最远、条件最艰苦的莲河营业所。按他的话说:“希望能学有所用。”

  上班第一天,挑战就来了。由于莲河所相对偏远,加之交通不便,彭聪慧必须在清晨5点来钟起床,搭6点的首班公交,才能赶在9点准时上班。等到下班回家吃上晚饭,晚上9点已过。

  年轻的彭聪慧,很快习惯了这样的起早贪黑。让他热血沸腾的,缘于之后的第一次值守金库。

  当时莲河网点设有金库,每天晚上需2人值守,一个在主库,一个在副库,彭聪慧每周有4晚值班。现在回忆起来,他仍然很享受当初那种荷枪把守金库的体验。

  同样停留在他脑海里的,还有前辈的叮嘱:金库安全,关系着网点能否正常营业,更关系着村民能否顺利存款取现,守好金库就是方便群众。

  豁然开朗往往就在某一瞬间。为了方便村民,彭聪慧如海绵般学习吸收产品知识,他说:“村民们都很忙碌,如果我的业务足够熟练,就能为他们节省更多时间。”

  本地人的语言优势,加上热情、谦逊与亲和力,让他很快赢得村民的信赖。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彭聪慧注意到:村民们淳朴真诚,但囿于接触面窄,他们很需要金融服务,却往往不知道具体需要什么。

  于是,他决定走出柜台,去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让金融服务更加有的放矢。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初这样的举动,深深影响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把“农行绿”带到军营村

  能上门的业务尽量不让村民跑腿

  “能上门办的业务,尽量不让村民多跑腿。”这是彭聪慧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咱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乡亲们出门办事不易。”

  “下山存个钱,来回得两三个小时。”2021年底一次网点走访中,莲花镇军营村村民不经意的一句话,触动了彭聪慧的心弦。

  随即,他带领员工多次前往军营村,挨家挨户收集了解金融需求,在分行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1月,被称为厦门最偏远山村的军营村里,有了常驻的“农行绿”——全市首家“金穗惠农通”服务点。

  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彭聪慧都会到村里转转,看看在基础支付结算、存款理财、线上融资等服务之外,村民还需要点什么。

  因村民而生的惠农通服务点,成为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美好注脚。在推动服务下沉的道路上,彭聪慧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多。

  感受到雪中送炭温暖的,还有同安不少被征地农民。2023年底,社保部门开放被征地农民“养老贷”补缴窗口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节省村民时间,彭聪慧号召全体员工,带上业务资料及所需设备,现场办公。之后的4个月里,他们加班加点,累计服务超过5500人次,办理养老贷3.14亿元。

  当一份工作被赋予了特别的内涵,努力就有了新的意义。事后,有人问彭聪慧:这么做还不如谈笔大额企业贷款来得短平快,为何如此大费周章?在彭聪慧眼中,数据显然不足以解释此举的意义。“看到村民办妥贷款后长舒一口气的放松,一切努力与付出都值得。”他说。

  因地制宜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就应该可感知能共情”

  长期扎根同安实践乡村振兴,彭聪慧越发意识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早已迈过了简单的物质支持阶段。

  “我们理解的‘振兴’,是因地制宜的资源调配,是一场系统性的创新。”彭聪慧认为,只有让村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振兴才可感知、能共情。

  探索、尝试与收获始终在推进。2021年起,彭聪慧牵头构建区政府、镇街、村居三级对接责任机制,先后选派13名骨干深入各个镇街、村居挂职金融助理。

  他设想的是,除了“融资”,金融助理更要“融智”,重点要挖掘所在村庄的个性,因地施策,形成特色化优势。

  成效在不久后逐步显现。借助“银村共建”,金融助理们深入乡村一线,为“一村一品”插上腾飞的“金”翅膀。“种苗贷”“紫茄e贷”“海蛎贷”“温泉贷”等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先后在同安广袤农村绽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帮手。

  彭聪慧的钻研仍在继续。在同安西柯浦头社新城古厝里,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存,让这个古韵建筑群不断焕发新魅力。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街道外立面陈旧、公共设施老化、卫生环境差、整体形象混乱等问题,这个风情小镇一度闲置了10年。

  在盘活农村集体发展用地上,银行能做点什么?彭聪慧陷入思考。随后,在与有关部门、村集体和村民多次沟通交流后,一笔1300万元的“人居环境整治贷款”应运而生。考虑到需求与痛点,他还特别为项目拓宽还款来源、创新担保方式,并适当延长贷款期限。

  如今的新城古厝里,村居变景区、农房变客房、资源变资产,村民的腰包更鼓了。在此基础上,彭聪慧还牵头设计了同安区首个壮大村集体项目融资方案,探索金融服务村居创收增效的更多路径。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是长期工程,必须因需而动,因时而变。”面对新时代的“三农”课题,彭聪慧与他的团队,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厦门农行的乡村振兴故事,值得更多期待。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