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阳澄湖大闸蟹9月25日开捕,国庆节将登上市民餐桌。
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晚报记者 刘佳盈)秋风送爽,蟹脚渐肥,螃蟹成为各地市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在所有螃蟹中,最惹人期待的阳澄湖大闸蟹也在9月25日正式开捕,国庆节前顺利上市。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农贸市场时了解到,今年夏季罕见的持续极端高温天气,给大闸蟹的生长带来了严峻挑战,导致大闸蟹的体形与价格均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与大闸蟹情况不同的是,梭子蟹等其他螃蟹节前迎来了降价,而母蟹也进入了生长的黄金期。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国庆假期,市民随时可以吃上物美价廉的螃蟹。
大闸蟹“迟到” 国庆节后将迎来大量上市期
凌晨时分,多数人仍在睡梦中时,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已经开启新一天的忙碌。凌晨两三点钟,运输车缓缓驶入中心,一筐筐鲜活的螃蟹被卸载下来,各家店铺立即投入紧张的清洗工作。吴祥均从事虾蟹生意近十年,今年他发现,大闸蟹“迟到”了。
“按农历来算的话,往年这个时候市面上已经有四两的螃蟹了,但今年由于前期气温太高,螃蟹生长缓慢,个头都比较小。”吴祥均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售卖的螃蟹主要是三两的螃蟹,公蟹和母蟹都有,每只售价在30元到40元之间,少量品质好重量大的近70元一只。
“大闸蟹在成长过程中,要历经七次蜕壳,每一次蜕壳都会长大一些。”吴祥均介绍道,“今年的高温降低了大闸蟹的食欲,减少了它们的营养摄取,从而导致它们的生长速度明显放缓,蜕壳时间也相应推迟。”据介绍,由于生长周期延长,今年的阳澄湖大闸蟹9月25日刚刚开捕,错过了以往中秋节的销售高峰,目前的大闸蟹肉质还相对稚嫩,未完全成熟,尤其是母蟹,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品质会更好。
“今年中秋节期间,我市的大闸蟹多来自黄河口,价格每斤比去年高出二三十元。”吴祥均说,“不过,节后就开始有所下降,国庆节期间会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价格,直到后期阳澄湖大闸蟹大量上市。”据了解,今年阳澄湖大闸蟹预计10月中旬大量成熟,黄金赏味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届时价格通常会下降20元左右。
海蟹价格亲民 个头更大肉质更松散
与大闸蟹的高价相比,梭子蟹、三眼蟹、兰花蟹近期价格则要亲民许多。28日上午,在第八市场的各个海鲜摊位前,不少市民正在挑选摊位上的新鲜螃蟹。
“这螃蟹虽然个头不算大,但现在价格很不错,特价20元就能买一只膏蟹,当然要买几只回家尝尝。”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中秋节时,菜市场的螃蟹每千克直奔200元,自己没舍得买;现在螃蟹降价了,每千克比两周前降了近80元,实惠多了。
八市海鲜摊主黄海平告诉记者,中秋节前,大点的三眼蟹每千克要170元,肉质肥美的兰花蟹每千克更是高达250元,“现在都降价啦,三眼蟹每千克100元就能买到,兰花蟹也只要150元。”黄海平说,节前的螃蟹一天一个价格,节后也是如此,“像厦门本地人说的蟳,也就是肉蟹和膏蟹,现在一般都直接按只卖,一只在10元到20元不等,每只重量在60克到70克之间。”
黄海平介绍,挑选螃蟹一般来说先要区分河蟹和海蟹。“从外观上来说,河蟹的腿上和蟹钳上会长有很多小绒毛,像大闸蟹就是其中一种;而海蟹就没有。”黄海平说,还有一种很直观的区别方式就是河蟹的背壳为方形或者椭圆形,形状看起来较圆滑;而海蟹的背壳大部分呈梭形,颜色也比较鲜艳,如梭子蟹、兰花蟹等。
“从口感上来说,河蟹的肉质相对细腻紧实;海蟹虽然肉质比较松散,但胜在个头大。”黄海平表示,随着天气转凉,接下来母蟹会变得更加肥美,特别是蟹膏会越来越多。而公蟹由于秋季交配,肉质逐渐变得不如刚开渔时饱满,因此在接下来的市场中,母蟹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小贴士】
如何挑选大闸蟹
●观察外观:优质的大闸蟹体色青灰,腹壳洁白,蟹壳的色泽越深,通常意味着蟹肉越饱满;
●检查重量:拿起螃蟹轻轻摇晃,如果感觉内部有液体流动的声音,则可能不够新鲜;相反,手感沉甸甸的螃蟹肉质较为丰满;
●触感检验: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蟹背,弹性好、能迅速回弹的螃蟹通常比较健康;
●观察活力:活蹦乱跳的螃蟹一般更为新鲜。不过,市场上出售的大闸蟹往往会被绑住,这时可以通过观察或轻触蟹的眼睛,看看是否有反应,以此来判断其是否鲜活。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