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婧从父辈手中接过“教育接力棒”。
林真真(前排右一)全家合影。
阮婧(后排右二)一家与外公合影。
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郭文娟 通讯员 傅春榕 吴清清)首批“厦门市教育世家”名单不久前公布,全市共有86户家庭上榜。
此次“教育世家”评选要求,申报的家庭成员从教年限合计达100年,且申报人在厦门市任教,还必须连续三代及以上均有家庭成员从教。
从上榜名单来看,许多教育世家都远超这个标准。其中,有一家五代人薪火相传坚守三尺讲台的,也有累计从教超过200年的家庭。在这些家庭里,教育基因代代相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动人故事持续上演。
一家五代人从教 家族聚会变成教研分享会
86户“教育世家”中,林真真一家是唯一五代人从教的。
退休前,林真真是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她的妈妈、哥哥、儿媳、孙女均是教师,连同她本人,5人从教年限累计达131.6年。除此之外,她的祖父、叔叔婶婶也是教师。
林真真的祖父林汝成是永春县蓬壶镇有名的开明士绅。新中国成立后,他来厦门主光小学(现定安小学)教书后又回永春办学。在艰苦的条件下,他坚持创办学校,为无数贫困学子提供了求学的机会,将一生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
在祖父的熏陶下,她的叔叔婶婶也从事教育事业,她的妈妈陈维君在鼓浪屿原鹿礁小学执教23年。“妈妈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儿女众多,生活艰难,但仍将教育放在第一位。”林真真说,她的大哥林承志是养子,但妈妈不顾家境清贫,坚决支持大哥读书,将他送入厦门师范接受专业的教育。师范毕业后,大哥不负众望,在教学生涯中成绩优秀,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获得诸多荣誉。
高中毕业时,林真真放弃保送大学的机会走上教师岗位。她边带班边自学,以当一名合格的、学生喜欢的教师为荣。教育过程中,她秉持家训“因人施教,严慈育人”,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教育方案。同时,她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当上教研员后,她做好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各类比赛,屡获佳绩。
“在家族传统的熏陶下,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辈们的教育精神。”林真真介绍,她的表哥表姐表妹等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儿媳林惠铤现任莲龙幼儿园副园长,孙女大学毕业后也走上了讲台,现在多所小学任专职琵琶教师。
家族聚会时,教研分享交流成了这一家人的常态。在家里聊的话题也离不开教育。林惠铤经常回家分享幼儿园小朋友的故事,提出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有一次,她想为孩子们设计一个科学教玩具,但苦于没材料,无从下手。林真真的老伴是工人出身,这个心灵手巧的老师傅听完儿媳的想法,就自告奋勇提出帮助策略。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齐心协力完成了科学教玩具《丑娃翻跟斗》的成品。后来,这个科学教玩具《丑娃翻跟斗》参加福建省首届科学教玩具制作展评,获得了一等奖。
把长辈当“偶像” 自幼种下教育梦想的种子
首批“教育世家”中不乏累计从教年限达到200年以上的。比如,厦门市金安教育集团吕岭校区副校长阮婧一家7个老师,累计从教218年。
阮婧的外公、外婆、奶奶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妈妈是幼儿园教师,爸爸是语文教师。沿着祖辈、父辈的足迹,阮婧师范毕业后接过了“教育接力棒”。她从小学心理教师岗位,逐步成长为副校长。她的丈夫钟俊营是体育教师,同她一起奋战在湖里教育热土上。
阮婧心中教育梦想的种子,来自外公林乌苗。阮婧说,外公从泉州师范毕业后就踏上乡村小学教师的岗位。当时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外公拖家带口,以校为家。他每换一所学校就搬一次家,前后总共搬了7次家。直到1985年,他才把家安顿在学区的教师宿舍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外公的努力下,爱国华侨捐资修建的山亭小学终于投用。外公一下子变成了乡里的风云人物,村民们发自内心感谢他为孩子们改善了学习环境。
阮婧的奶奶李月娇也是深耕农村教育一线的小学教师,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学生、家长会去看望她,许多学生已两鬓斑白仍不忘当年恩师的教诲。阮婧的妈妈林似苹在幼儿园教师岗位上耕耘了38年。虽然已经退休,但她仍常常念叨:“我好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变年轻了。”阮婧说,妈妈在从教生涯中勤恳认真,自己常常能感受到她发自内心对孩子们的爱。
阮婧的爸爸阮勇敏在42年的从教生涯里,先后在多所小学任教。不管是偏远的海岛学校还是农村学校,他始终坚守质朴的生活,用精彩的课堂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用真情、关爱浇灌每个孩子的梦想。
受祖辈、父辈的影响,阮婧自幼便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向往。她把长辈当作“偶像”,经常和他们探讨教育孩子的技巧。刚踏入教师岗位时,面对跨越六个年段的教学挑战,面对棘手的学生心理问题,她经常累得精疲力尽,一回到家就倒在沙发上。这时,父母总是在身边鼓励她,分享自己的经历,并传授“独门诀窍”。正是父母强大的支持和鼓励,让她在每次遇到困难时都能继续破浪前行。
【声音】
培养年轻教育人才 延续下一个一百年
“我们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大家庭。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生活中互相帮助,多次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这便是爱的教育延伸到家庭,再从家庭回馈到社会。一家五代人薪火相传,将一份事业坚守了一百多年。我们将继续坚守家族教育传统,持续培养家族年轻一代的教育人才,延续下一个一百年!”——林真真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换来教育梦想常青
“家族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换来教育梦想的常青。教育世家的坚守,是师道的传承,更是家风的延续。作为新一代教育人,我和丈夫将继续深耕教育事业,在育人之路上砥砺前行,让每一个生命熠熠发光!”——阮婧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