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米高空拍摄,厦门五座进出岛跨海大桥“精彩同框”。(本报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2003年9月,厦门火炬高新区奠基。图为火炬(翔安)产业区通用厂房鸟瞰图。
集美新城是厦门践行跨岛发展战略的生动案例。
环东浪漫线成为市民游客打卡新地标。
伴随“提升本岛、跨岛发展”的步伐,厦门加快全域发展,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精细化治理。图为筼筜湖两岸城市风光。
厦门高集海堤于1953年开工兴建。图为建设者不怕苦,不怕累,忘我工作的场景。
1985年,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开业。
1986年,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烟草行业第一个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1996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3号候机楼启用。(本报资料图)
1999年12月31日海沧大桥建成通车,不仅标志着厦门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提升,更是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温馨提示
●展览时间:
9月26日至11月3日
●展览地点:
厦门美术馆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图/主办方 提供(除署名外)
东海之滨,一座海岛小城,在“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的指引下,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经纬,迈向了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海湾之城。
厦门奋力开辟出的跨岛发展新天地,正是得益于20多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厦门调研时创造性提出的“提升本岛、跨岛发展”重大战略。在这一重大战略的指引下,厦门全面推进“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构建“一岛一湾、岛湾一体”的城市空间格局,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
近日,“厦门,从海岛迈向海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档案文献展”在厦门美术馆展出。展览举办以来,已吸引数万名市民参观。许多新老厦门人,驻足于新老照片前,感慨万分,从这些影像里看到了厦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昨日,80岁市民陈福添,指着高集海堤动工建设的图片对小孙子说,“快看,这条海堤第一次把厦门岛内和岛外连在了一起。现在我们进出岛,有10多条通道了。”
此次展览以厦门跨岛发展为视角,采用档案与图片的形式,分为“沧桑海岛 迎来新生”“改革扬帆 搏浪潮头”“提升本岛 跨岛发展”“风劲扬帆 迈向海湾”四个篇章,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档案文献和珍贵照片,生动再现了厦门人民75年奋斗历程,讴歌了厦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立潮头先行先试、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时代精神。
本次展览由厦门市档案局、厦门市档案馆主办,汇集了220件展品,将持续至11月3日,欢迎市民观展。
今日,本报精选其中部分图片,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