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75人 | “农民画”画家陈其园:他的画中萦绕厝边乡土情
2024-10-20 08:03 来源:厦门日报

  陈其园新创作的画作。

  陈其园的农民画作品。

  名片

  陈其园

  翔安一中退休教师,现为翔安区老年大学国画教师。翔安区第一批农民画非遗传承人,从事农民画创作50多年,至今创作的农民画作品有近千幅。是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曾嫣艳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陈其园的画室设置在自家屋子的顶层,每天去作画,都要一层一层往上走,72岁的老人家或许得益于这样的日常锻炼,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这一栋屋子好似浓缩了陈其园与农民画相关的一生——画室装着他的热爱,陈列着不同画作的房间留住了他对时代的记录,还有放了课桌椅的房间则是教授画画的场所,里面是他对农民画“传承”的坚持。

  时代波澜壮阔地向前而去,陈其园用一杆画笔,悄悄留下它的剪影。

  画是热爱

  一个壮劳力 晚上挑灯作画

  陈其园爱画画,是五六岁时开始的。“那时候奶奶带我去集美看龙舟赛,有很多人,龙舟跑得很快,船桨划出很多水花。”他说,回到家里,自己就用粉笔在木板上画起来,“画人,也画龙舟。”后来上了学,课本里的插画同样令他着迷,会对着描摹。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陈其园十六七岁,从学校回乡参加劳动。“白天要挣工分,做些挑粪挑土的活,全身是汗,很累。”即便是这样,他到了晚上也还是要作画,“那时候晚上没有电灯,点上煤油灯继续画。”父亲劝说无效,索性把他的画具都扔掉,但他捡回来继续画。“我爸问我画这个做什么用,其实我也说不清,就是喜欢。”年轻的陈其园就这样一直画,不知道累。

  作为一个壮劳力,他差点因为没接到录取通知,错过了农民画生涯的起点。当时同安要办农民画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却迟迟等不来通知。陈其园回忆说,其实电话早就打到了大队里唯一的那部电话上,“可是当时要出外培训一个月,相当于大队就损失一个劳动力。”所以这通电话就被悄悄隐瞒了。后来,还是陈其园自己到供销合作社里找到通知的信件,这才赶上了培训班。

  在同安的那段学习经历被他开玩笑似的称作“改善生活”:一个月里包吃包住,能给家里省不少钱。现在回头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陈其园正式跨进了农民画领域,后来还多次参加了农民画培训班,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

  画是记录

  一位观察者 画笔记录大时代

  虽是因农民画成名,但陈其园的画笔从来不止于农民画,浓烈饱满的农民画、气势雄浑的国画、线条有力的连环画,都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记录的是他对时代变迁的细微观察。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陈其园集中创作了大量的农民画作品,其中画作《广积粮》反映了当时农民劳动的场景,刊载在当年的《厦门文艺》杂志上;后来他还有农民画作《反复探讨》,在1975年入展福建省美术摄影展并被省博物馆收藏。

  除了记录当下的场景,陈其园还注重对民俗活动的记录和呈现,《翔安车鼓弄》《拍胸舞》《宋江阵》等作品,就用农民画的形式进行诠释,饱满的色彩和略显夸张的构图,将传统民俗中的意韵与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陈其园说:“照片是原样记录,农民画是一种带观点的审视,这样的记录也很有意义。”

  后来陈其园开始创作国画,也有了不俗的成绩。他尤为珍视的是亭洋古民居系列——他走访了自己所住村庄里的古厝,选取不同的角度用国画方式进行记录,他自己将这个系列理解为“乡土情结”。

  近几年,陈其园还受邀参与了“翔安红色记忆”连环画册的创作。在《陈先查的故事》绘画部分的创作中,虽然陈先查只留下了一张素描照片,但陈其园查阅资料、走访实地,用精练的线条和笔触重现了当年的场景。

  画是传承

  一名好老师 乡土文化再接续

  从翔安全区的农民画师承关系上说,梁金城老师是第一代翔安农民画家,陈其园是第二代。他还带出了亭洋村的另外三位区级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唐庆、陈才能和陈嘉兴,在画技与画作的“传承”上,他一直不遗余力。

  近十年来,陈其园经常到学校、乡村等处讲授农民画或宣传翔安农民画,扩大农民画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他也教学生画农民画,与街道、社区一起举办农民画夏令营,帮助校园学生、社区儿童青少年传承本土民间绘画(农民画),帮助他们在这样的公益课堂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他的徒弟陈才能和陈嘉兴也都加入到公益课堂,成了农民画的老师和推广大使。

  退休后不久的2004年,陈其园到翔安区老年大学兼任音乐老师,2008年正式担任学校国画老师。在了解到老年人对书法和国画课程有需求后,他主动请缨参与了翔安区老年大学国画课程的教学,学科刚成立时没有课本,陈其园寻找适合老年人的课程,在教学中结合理论不厌其烦地示范,深受学员喜爱,不少部门团体也都邀请他去授课。

  大家都说,在翔安、在亭洋,如果说起农民画或者国画,“老中青小”都有陈其园的学生——桃李芬芳,对于陈其园来说,这才是对他坚持传承的最好褒奖。

责任编辑: 刘福伟,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