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厦门!为您揭秘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2024-10-28 07:18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使越来越多种类的候鸟选择在厦门越冬。图为“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在厦门现身。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已成为厦门的“城市绿芯”。(陈嘉新 摄)

厦门极佳的生态为白鹭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环境,图为白鹭在水中嬉戏。

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里被救护的海豚。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王丹 陈智勇 图/厦门日报资料图 除署名外)在碧波荡漾的海湾旁,红树林郁郁葱葱,白鹭翩翩起舞;在繁华的市区中,栗喉蜂虎在枝头欢快鸣叫……如今在厦门,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万物生灵共同演绎着生命的华章。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30多年来,厦门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持续推进,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深化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加快建设美丽中国样板城市,我市统筹推进从山顶到海洋一体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昨日,厦门再添“国际生态新名片”——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并入选“自然城市”平台。

  多次斩获国际殊荣的背后,与我市多年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密不可分。在全球诸多城市中,厦门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有哪些优势?再度登上国际生态舞台,厦门又有何底气?今天,本报为您揭秘厦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呵护生物多样性之美,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规划“一张蓝图”

  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看筼筜湖碧波荡漾、白鹭翩跹;观五缘湾海天一色,候鸟絮语;望杏林湾一步一景,鸬鹚成群。走出家门,就进公园,早已成为厦门人的惬意日常——这背后,不仅源于自然的馈赠,更离不开精心的规划。

  一直以来,厦门深知,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于是,一场深入细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全面展开。调查人员穿梭于山林、湿地、海湾之间,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访问、专家调研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数据,最终绘制出一幅幅精细的物种空间分布图和生态环境类别分布图。这些图表不仅展现了厦门生物多样性和丰富性,更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摸清“家底”后,厦门开始系统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格局——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改革,画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将环境空间管控要求纳入“多规合一”平台,划定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28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陆域面积58%、17%,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4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25%,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得到合理的规划和保护。

  同时,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如火如荼开展。随着“青山、绿水、碧廊”等工程的实施,裸露的山体披上了绿装,森林生态得到了有力修复,生态湿地建设和保护更是成效显著,构建起“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山海城相融的城市空间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园林绿地1.8万公顷、林地6万多公顷,不同鸟类在繁华市区有了栖息的乐园。

  强化陆海统筹

  监管与综合治理齐头并进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鼓浪屿沙滩上,一群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在湛蓝海水中自在悠游。沿着海岸线前行,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现在眼前。它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蔚蓝大海之中,庇护着众多珍稀的海洋生物。

  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提升水环境质量,优化海湾生态环境,是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必经之路。多年来,厦门深入开展湾区综合治理,相继推进海沧湾(西海域)、五缘湾、同安湾、杏林湾、马銮湾5个湾区的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同时,科学选取筼筜湖、海沧湾、同安湾等宜林海域,实施红树林修复工程,红树林面积达到173.9公顷。

  事实上,湾区治理只是其中一环,厦门还在更长链条上强化陆海统筹,打造互联贯通的全域生态水系。比如,率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生态补水工作,实现流域“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实施7座海堤的开堤通海、破堤建桥,有效提升海域环境容量,提升海洋自我修复能力。

  悉心“造绿”,并不局限于水上。在陆地,一个个“绿盈乡村”,就是一个个生机蓬勃的绿色家园。在这里,森林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行动、生活污水提升治理等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不断刷新着村容村貌的“颜值”,丰富和谐优美的乡村生态。近年来,我市累计完成147个“绿盈乡村”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绿盈乡村”全覆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携手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加大对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督工作不仅限于保护区内部,还延伸至周边涉及的采矿采砂、工矿企业、核心区缓冲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等非生态活动,确保每一处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地方都得到严格监管。

  营造共建氛围

  激发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情

  每年,在栗喉蜂虎等保护地,人们近距离观察这些美丽的鸟儿,在它们的飞翔鸣叫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神奇。而在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人们亲眼见证科研人员如何用心呵护每一头白海豚,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些温暖瞬间,让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多年来,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全方位开展专题宣传,进一步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故事和一幅幅美妙的生物剪影,如红树林的重生、白海豚的微笑、文昌鱼的繁衍……像一颗颗种子,在公众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大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情与行动。

  比如,每年在下潭尾举行的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行动,都有市民参与的身影。多年来,厦门在这片红树林周围,逐步构建起一个“红树林+光滩+潮沟+浅水水域”的近自然湿地生态系统。鱼儿、贝类、虾蟹类、多毛类生物在此繁衍生息,生物量显著提升。这个生态公园不仅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观光的热门打卡地,也是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碳中和林”。

  这样由人工用心修复打造的近自然生态系统,在厦门还有很多——观音山、鼓浪屿、会展中心等沙滩修复工程,总面积高达240万平方米。在这些海域,中华白海豚的种群数量增至80多头,文昌鱼达到63尾/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了174%。

  诸多殊荣,见证了厦门守护生物多样性的努力:2020年,厦门市筼筜湖综合治理、五缘湾生态修复等案例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下潭尾红树林修复典型案例在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上得到广泛宣介。

  案例

  筼筜湖 从臭水湖到“城市会客厅”

  水清岸绿,白鹭展翅,站在高处俯瞰,筼筜湖就像一条翡翠般的飘带,横贯了几乎半个厦门岛。然而,曾经的筼筜湖,并非这般模样。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重度污染,筼筜湖却成了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湖。

  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主持专题会议,确定治湖方略,开启了筼筜湖的蝶变。习近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治湖思路总结为20字方针——“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

  30多年来,厦门市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如今,筼筜湖已蝶变成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城市会客厅”。

  最新数据显示,筼筜湖区水质显著改善,水体复氧能力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近年来共发现63种游泳生物、浮游植物7门12种、底栖生物3门14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等珍稀保护动物。湖心岛种植秋茄、白骨壤、红海榄等品种红树林约2.6万平方米,实现湖区生态景观和防汛固堤有机统一。筼筜湖生态岛等区域已划定为白鹭自然保护小区,累计发现15目37科88种的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是难得一见的市中心湿地公园和动植物保护区。

  筼筜湖综合治理成果受到国际认可。2021年,筼筜湖生态修复入选自然资源部《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并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生态文明论坛典型案例。

  以筼筜湖为起点,厦门开启从海域到流域再到全域的生态保护修复之路。30多年来,厦门不断践行、丰富、拓展筼筜湖综合治理的“厦门实践”经验,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下潭尾 从滩涂地到“城市绿芯”

  步入位于厦门环东海域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碧海蓝天之间,满目皆是怡人的青翠。这片厦门面积最大的人工红树林如一块块翡翠镶嵌在海中,一群群白鹭在其间飞舞嬉戏,一派生机盎然。

  2005年,我市下决心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厦门大学林鹏院士的科研团队来到这里,培育种植100亩试验林,滩涂地里的红树林种活了,生态修复的路子更加清晰。“2010年以来,厦门市分期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一期通过退养清滩、水道清淤、围堰造滩、红树种植等举措,修复红树林44公顷,主要树种包括秋茄、桐花树、木榄等;二期新增种植红树林36公顷,主要树种包括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等。”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项目建设负责人余炎烽介绍,至2020年,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总面积达404公顷,其中,退养清滩面积180公顷,累计种植红树林85公顷,整治岸线4.5公里,清淤水道7公里。

  海湾生态系统因此重塑。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科研团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红树林修复区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较修复前均有所增加,其中物种总数增加2.4倍,生物量分别提高2.99倍、4.76倍和1.19倍。“林—滩—海”生命共同体和红树林生态屏障愈加稳固,海岸带生态活力与韧性不断增强。

  如今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游憩观赏于一体的“城市绿芯”,为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花园城市增添新名片。

  白海豚 “海上大熊猫”种群数量稳步提升

  就在上个月,经过一个多月治疗康复的中华白海豚“乐宝”,在厦泉两地相关单位的护送下,终于回归了她从小长大的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福建首例成功救助的中华白海豚。

  这一温馨画面,是我市始终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珍稀海洋物种中华白海豚的生动写照。

  中华白海豚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1997年,我市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也是在1997年,我市就在全国率先出台中华白海豚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地方性规章《厦门市中华白海豚保护规定》,2001年制定了《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建设规划》及中华白海豚等专项保护计划,并组织实施。2008年在东部海域的五缘湾外侧白海豚主要活动区域,设立10平方千米为常年禁渔区,禁止捕捞,保障白海豚食物鱼类的资源。2016年,《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福建省政府批准实施……

  如今,厦门是全国唯一在城区海域就能看见中华白海豚身影的城市,由20世纪90年代初60头到现在80多头,中华白海豚在厦门海域种群数量稳定并逐步提升,同时,栖息地生态环境也在逐渐改善。

  厦门生态成绩单

  近年来,厦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的荣誉:

  ●2016年,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办获得国家七部委联合授予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被福建省少工委评定为“福建省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

  ●2023年,厦门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被福建省林业局评为“福建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和首批“福建省省级自然教育基地”;

  ●2023年,由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共同举办,以“法治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八届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报送的微视频作品《野生植物保护普法——金毛狗蕨篇》荣获优秀奖。

责任编辑: 廖文焱,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