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济春一家四口享受阅读时光。
■徐济春把东孚当作自己第二个家。
厦门网讯 (厦门晚报记者 李小庆 ) “西游逢盛世,三届共狂欢。闲客灯前坐,小儿肩上观。江湖多梦境,山水去愁端。仰望深秋月,寄怀天下安。”国庆假期,徐济春领着妻子和二女儿去天竺山游玩,恰遇活动现场,待女儿从他肩上下来,他拿起手机,有感而发一首《天竺山梦幻谷游记》。
在徐济春所作的1000多首诗词里,其中200多首诗是有关海沧东孚的,有山水、有庭院,有人物、有情感,还有乡村振兴……他把东孚当成自己第二个家。
出镜家庭
●徐济春,厦门市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妻子洪丽羡,漳州台商投资区鸿渐中学老师
●大女儿徐梓宁,厦门一中学生
●二女儿徐梓萌,海沧洪塘学校学生
人物感言
用诗词来记录生活,写景、叙事、怀人、抒情……附庸风雅,岂不快哉。思过往,峥嵘岁月关山越,磅礴文章世路昭;想明天,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念军旅,从戎携笔丰神逸,尚武崇文意气昂;对生活,云烟雷电随天意,雨雪风霜任汝狂。爱拼会赢,披荆斩棘驱千里,转业深耕靓海沧;闲情雅意,今朝且把村醅饮,也学闲人白侍郎。东孚,日新月异春常在;家庭,膝下承欢吾自乐。正所谓:习文工作卌余载,幸福征途百万师;人懂感恩丰硕果,潮头勇立正当时。
——徐济春
用诗歌记录东孚故事 越写越有劲越想写
2016年,徐济春从部队转业到海沧任职,因为工作原因,他常常深入到东孚辖区的各个村居。2019年,眼见东孚乡村振兴如火如荼,他灵感突发:“用诗歌来品一品东孚的山水人文,写一写大家的奋斗青春!”
他用“花园流域过芸溪,正本清源白鹭栖。山水林田齐擘画,鱼翔浅底碧荷萋。”描绘过芸溪的美好自然风光;用“红色长廊寻过往,重温伟业气轩昂。践行忆苦思甜饭,晚上露营芳草香。”描绘鑫龙谷休闲山庄。关于天竺山,从东门到西门,从山脚到山峰,创作的诗词不下200首,其中之一便是:“三湖三谷设施周,两寺双峰景色幽。游玩惊奇科目艳,清新福建本源优。”
除了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东孚街道开展的一些活动,他也用诗词传递。比如2021年举办的“寻味东孚·花开海沧——天竺山农家乐厨王争霸”,他用19首小诗对此项活动和获奖的18道菜谱逐一进行推介。“水花秘制麻油鸡,征服老饕味挑剔。风味绝然爽嫩鲜,飘香十里涎无敌。”描述的是大溪头农家乐《秘制麻油鸡》;“弹簧十足适肥瘦,秘制酱料腌制肉。酥烂香鲜回味甘,儿时记忆涌胸腹。”这是写“酱焖三层肉”……
“起初是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后面更多的就是填词了。”对于创作,徐济春乐此不疲。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甚至上厕所,有可能都在创作。“主要靠感觉,快的不到10分钟,慢的话,十天半个月也写不了一首。”徐济春觉得,写诗感觉像喝了一顿酒,“越写越有劲、越写越想写”。
这些被他收录在他的诗集《心若苔花》里,200余首诗展示的都是他眼中的东孚生活、东孚故事、东孚人物、东孚声音……徐济春说,东孚是他的又一个家。
夫妻携手共同拼搏 趣味相投画面温馨
“他写得很好!”曾经是语文老师的贤内助洪丽羡这样评价徐济春的诗。这句话不仅是对徐济春文字功力的认可,更是他们对文学爱好越发默契的体现。现在,洪丽羡的爱好十分广泛,书法、绘画、撰写文章乃至编辑公众号等,她都游刃有余。一有空闲,家中便会出现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一人坐在沙发上,灵感如泉涌,笔下生花,写诗抒情;另一人站在桌旁,全神贯注,挥毫泼墨。
两人经人介绍认识,因为一句“我们家很穷”,洪丽羡认定了徐济春坦诚善良。从2004年结婚至今,两人白手起家,携手拼搏,在厦门安了家。两个女儿都健康成长,优秀独立。洪丽羡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徐济春说,他创作的诗词,是自己平时情感的宣泄。“无论山水、人文还是历史,都是健康向上、积极阳光的。”
除了对诗词的热爱,徐济春还有一个特别的喜好,那就是记录女儿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天真无邪的对话、充满温情的瞬间等,都被他细心捕捉并转化为文字珍藏起来。徐济春畅想,等他以后退休,就到处旅游,像徐霞客一样,走到哪里创作到哪里!
链接
参加大学征文获奖 从此与文学创作结缘
徐济春的第一个家是在安徽太湖。他1975年出生于太湖县的一户农民家庭,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家境贫寒。父母卖了家里仅有的两间老屋和维系全家生活的唯一耕牛,供他们读书。父母希望他们努力读书、改变命运。后来,哥哥考入县立师范学校,他考上安徽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综合性重点大学学生。
在进入安徽大学历史系之前,徐济春觉得自己并不擅长写作。上大一时,一个偶然机会,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以母亲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感情真挚地写了一篇文章——《思念——献给母亲六十岁生日》,没想到获得唯一的一等奖。这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自此,他笔耕不辍,在《大学生》杂志及校内外各种报刊发表散文、诗词20多篇。他给自己起的笔名“雾春”,也由那时沿用至今。
现在,从乡村里走出来的徐济春,来到离太湖近千公里的海沧东孚,用诗歌书写着这里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