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义勇队3次在鹭岛袭击日伪 抗战胜利后返台留下石刻
2024-11-24 07:38 来源:厦门日报

  1945年10月,台湾义勇总队在中山公园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

  台湾义勇总队经洽借得升平路50号楼房分处办公函。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厦门南普陀寺后的五老峰,有一块写着“复疆”的石刻。这是1945年9月日本侵略者投降之际,台籍抗日将领李友邦准备返台时所刻。“复疆”,是李友邦领导台湾义勇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日时“臂章”上的标语。

  台湾义勇队,一支主要由留在浙江和福建的台胞组成、活跃在东南战场的抗日队伍,他们救治伤员、搜集情报、审讯战俘、宣传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两岸同胞团结御侮的光辉篇章。本期《厦门档案故事》将透过泛黄的档案,去探寻台湾义勇队在厦门的抗日事迹,感受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及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

  凝聚大陆台胞力量 李友邦组建台湾义勇队

  台湾义勇队的故事,得从创立者李友邦说起。

  李友邦1906年出生于台湾台北,祖籍地是今天的厦门市集美区后溪兑山村。如今在兑山李氏家庙旁,有一栋南洋风格的建筑,这里是李友邦将军纪念馆,馆内常设李友邦将军事迹展览,讲述他抗日卫国的一生:李友邦自小在台湾长大,目睹日本殖民者对同胞的压迫。在台北师范学校读书时曾策动学运抗日,与林木顺、林万振等同学偷袭台北新起警察派出所。为躲避殖民当局的逮捕,李友邦与林木顺等人逃离台湾。1924年,李友邦来到广州,入读广东警卫军讲武堂(后归并黄埔军校第二期)。

  在长期斗争和磨砺中,李友邦苦苦思索台湾和祖国的命运,逐渐对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深刻的体悟。“七七事变”后,李友邦指出: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他提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的口号,通过发表演讲、撰写文章,积极向留在大陆的台胞宣传抗日主张;同时酝酿凝聚大陆台胞力量,组建抗日队伍。

  1939年2月22日,“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浙江省金华县城内酒坊巷18号(今酒坊巷84号)成立,积极参与祖国的抗日活动。李友邦任台湾义勇队队长和台湾少年团团长。由来自台湾的热血志士组成的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成立后,辗转于闽浙一带。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不仅为抗日军民提供巡回医疗服务,还搜集敌伪情报,并对敌人开展政治瓦解工作等。台湾义勇队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1940年3月,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正式承认台湾义勇队的合法身份,正式委任李友邦为少将队长。1943年后,台湾义勇队扩编为台湾义勇总队,李友邦升任中将总队长。

  抗战胜利后返台 李友邦留下“复疆”石刻

  在今天厦门民立小学的左侧斜对面,也就是升平路50号,有一幢红砖楼建筑,古朴苍老,原貌犹在。这里曾是李友邦及其率领的台湾义勇队返台前在厦门的驻地。

  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李友邦很是兴奋,他对台湾青年说:“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爱国的台湾同胞,堂堂正正地回家乡去见父老兄弟了。”是年10月,台湾义勇总队在厦门市中山公园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回台湾前夕,李友邦在南普陀后山巨石上刻下“复疆”两个遒劲的大字。

  1945年底,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队员大部分回到光复后的台湾。1946年2月,国民党当局无理由解散了台湾义勇队。

  台湾义勇队是抗战时期由台湾同胞组成的,直接参加祖国抗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台胞抗日队伍,历史不会忘记,两岸人民将世代铭记他们的功绩。台湾义勇队展现出海峡两岸同胞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伟大抗战精神,体现了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三次突袭大捷而归 极大鼓舞义勇队士气

  台湾义勇队主要活动在浙江和闽西北一带,在厦门也曾组织三次袭击日伪的军事行动,时间在1942年夏季。

  第一次是6月17日,即日本占领台湾47周年之际,袭击日本兴亚院厦门联络部(现址位于深田路42号)。白天,义勇队突击队员化装成游客或走亲访友的客人;夜晚,义勇队突击队员迅速集中于兴亚院厦门联络部附近。随着领队一声令下,突击队员向兴亚院厦门联络部投掷大量炸弹,强烈的爆炸使兴亚院厦门联络部内一片狼藉。在一片混乱中,隐蔽在各个角落的队员们把早已准备好的抗日传单,像天女散花似的散发在厦门的大街小巷。

  第二次是6月30日,离第一次袭击兴亚院厦门联络部成功仅过了13天。兴亚院厦门联络部遭袭后,日本侵略军在厦门市内戒备森严,义勇队就选择虎头山日本海军油库作为攻击的目标。是夜,突击队在熟悉地形的队员带领下,悄悄地向油库逼近,在投弹有效范围内,投去数十枚炸弹。顷刻间,油库燃起熊熊大火,爆炸声震动整个厦门。日本侵略者惊恐万状,厦门人民拍手称快。

  第三次是7月1日,即攻击油库成功的第二天。日本侵略者硬着头皮按期举行伪厦门特别市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日伪纪念会前,突击队员埋伏在会场周围,当纪念会正在进行时,突击队员从不同角落向会场投掷手榴弹数十枚,当场毙伤敌伪数十人,大捷而归。

  厦门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台湾义勇队在厦门三次袭击敌伪的军事胜利,不仅打击了日伪的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厦门人民的抗日信心。1942年10月,李友邦率台湾义勇队进驻福建龙岩继续开展抗敌斗争。

  相关

  台湾与厦门相邻,几百年来,厦门和漳泉沿海居民不断迁徙台湾,构成台湾汉族居民的主体。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不少台湾同胞前来厦门谋生,其中包括“板桥林家”的林维源。林维源不满于清政府的“割台”,不愿意当日本的顺民,愤然放弃庞大的家产,携眷内渡。时年21岁的林尔嘉,追随其父林维源定居鼓浪屿,后在鼓浪屿兴建了菽庄花园。至抗战前,约有23000多人定居厦门,是当时全国居住台胞最多的地方。受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不少留厦台胞主动参加到祖国的抗战行列中,如在厦青年台胞成立的“台湾同胞抗日复土总同盟”,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为抗战胜利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李奕佳,赖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