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华指导儿子戴毅安创作影雕。
戴毅安(右)向来参观的外国友人介绍影雕并指导体验“石上绣花”技艺。
2018年李雅华在美国波特兰市举办影雕个展,母子俩与波特兰市长夫妇合影。
厦门网讯 (文/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 图/惠和石文化园提供)她被人称为“影雕女王”、在石头上“刺绣”的惠安女、“铁石绣娘”,她的作品被普京总统盛赞“美人刻美女”。她就是李雅华,国家级非遗项目“惠和影雕”第十六代传承人、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自清代惠安石雕大师李周以来,惠和影雕技艺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惠和影雕是用特制的合金钢针,在黑胆石上或轻或重地凿出数亿个点,融入绘画、书法等艺术,犹如滴水穿石般在石头上绣出万千世界。
传承创新
从石雕工匠到非遗传承人 她抱着石头过一辈子
李雅华出生在石雕世家,她的祖父李来水擅长平面雕刻,将线雕、影雕运用于建筑装饰,如闽南民居正立面“石堵”上的平面线刻作品;她的父亲是南派石雕有名的“石头李”,曾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集美鳌园的石雕制作,尤其擅长高浮雕和山水花鸟影雕。李雅华擅长人物肖像影雕,经过30年的创新与发展,她从工匠到艺术家再到传承人,从石雕厂到石雕店再到文旅产业,对闽南石艺和非遗影雕进行艺术化升华、生活化运用和产业化运营。
说起如何走上影雕这条路,李雅华说,18岁那年没考上大学,她父亲说,既然没考上,就老老实实学影雕。她坐在屋里“哐当哐当”地敲,如果不专注,声音就会轻一下重一下,节奏不均匀。父亲在外头一听就大声责骂,母亲上前劝阻,父亲就只有一句话:“当种子就要晒干。”意思是,如果晒得不干,就会发霉发不了芽。
在全面掌握影雕、透雕、浮雕、镂雕等雕刻工艺后,李雅华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出了独特的惠和影雕技艺。她不仅在石头上画画,还带着匠人将石雕技艺运用到古建筑修缮、主题艺术景观等领域。她说:“别人是摸着石头过河,我是抱着石头过一辈子。”
后来,李雅华投建惠和石文化园、参加金砖非遗展示,让惠和影雕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并走出国门,完成了一位手艺人对工匠精神的诠释。这些年,李雅华还借助网络平台,拍摄短视频传播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影雕技艺。
血脉觉醒
感悟中国传统技艺之美 重新找回儿时影雕记忆
在石头上绣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当种子就要晒干”这句话李雅华一直铭记在心,她也用这句话来要求儿子戴毅安。
其实,戴毅安小时候并没有想过要继承影雕事业。虽然他自小就在祖辈的石雕厂里玩耍,耳濡目染接触传统石雕艺术,但年幼的他对此并不“来电”。他喜欢动物,喜欢养各种小宠物,初中时就去美国读书,大学读的专业也是动物科学。那时候,李雅华觉得儿子以后做一个宠物医生也挺好。
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李雅华每次去美国看望儿子,总会带上影雕工具,向海外的朋友展示这项传统技艺之美。戴毅安在国外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骨子里的中华血脉开始觉醒。他主动拿起妈妈留在美国的影雕工具,重新找回儿时的记忆。
2018年,李雅华影雕个展在美国波特兰市的兰苏园举办。戴毅安看到母亲的作品受到那么多国际友人的夸赞并收藏,深感震撼。他开始恶补闽南文化、绘画技能,影雕技艺在母亲的指导下突飞猛进。直到现在,他仍一直在学习相关艺术知识,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中捕捉影雕创作灵感。
跨界联动
见人见物见生活 展现新时代传承人蓬勃朝气
留学归来的戴毅安正式接棒,不断丰富影雕创作内容。他的作品设计感十足,充满“潮”气,如“十二生肖福”茶碟深受年轻群体喜爱。他说:“作为惠和影雕第十七代传承人,我有义务把这门技艺和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2023年,他受邀参加央视一套《非遗正年轻》现场直播和《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展演,让更多人领略到非遗影雕技艺的魅力,看到非遗影雕新时代传承人的青春模样。
在传承的同时,李雅华也很重视变通。年轻时的她就敢对父亲的创作模式“指手画脚”,如今儿子提出的新思路,她也欣然接受。李雅华说:“年轻人对新时代的理解给我很多启发,现在他们旅游看重的是在地文化的体验和互动,非遗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如今,美丽的惠和石文化园不仅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一个集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基地,经常举办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活动,如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创新展及“厦金缘 两岸情”名家书画展览、非遗影雕手作体验、厝里吃茶看戏等。在“文化旅游”与“跨界创新”的多重联动下,给参观者带来了一场场难忘的文化之旅。
出镜家庭
●李雅华:国家级非遗项目“惠和影雕”第十六代传承人,福建民间工艺大师,2022年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个人” 、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儿子戴毅安: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市级传承人
人物感言
传统文化需要坚守,时代发展需要创新。上一代人花大半辈子领悟的道理、经验、技艺传给下一代人,下一代人又会有他们自己的领悟。我虽然是典型的老工匠,但依然要努力向年轻人学习,让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李雅华
一曲千年惊,一刻万千象。非遗惠和影雕是大千世界的记录者,是石刻历史、永恒印记的追溯者。希望有更多的青春力量加入非遗“年轻化”的行列,用双手和智慧唤醒古韵,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戴毅安
责任编辑: 李伊琳,赖旭华